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建设教育强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时间:2018-11-01 16:46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建设教育强国,加快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必然要求。

一、建设教育强国,必须坚持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发出了建设教育强国的号召,并对我国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决定了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一直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谋划国家发展的大局中,始终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强化顶层设计,推进深化改革,不断加大投入,教育规模逐年扩大,使我国教育迈进世界中上行列,成为世界教育大国,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可以说,没有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就难以取得今天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也对优先发展教育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他认为:“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人类社会需要通过教育不断培养需要的人才”。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意义的事业。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愈发凸显。他要求“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继续大力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使我国教育越办越好,越办越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强国的伟大目标,在进入新时代迈上新征程争取新辉煌的伟大斗争中,把教育事业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发出了建设教育强国的号召,并坚定地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英明决策,体现了党中央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的坚定信心和决心。建设教育强国,必须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这也是为改革开放近四十年乃至建国近七十年的我国教育发展实践所证明了的。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进教育强国建设进而推进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等重大战略的实施,必将会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建设教育强国,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必须把重视教育事业发展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思想观念和实际行动,真正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在谋划各项事业发展中切实把教育事业发展放在优先的位置,给予重点投入,舍得在教育改革发展中投入更多的精力,不因教育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而不愿为之。真正做到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强化责任意识,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

二、建设教育强国,必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就一直都重视通过教育培养党的事业所需要的人才,始终把德育、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党的教育方针虽然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述,但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人的核心内涵从来没有改变。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坚持德育为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立德树人的内涵。他指出:“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要旗帜鲜明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他要求学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求学校要重视素质教育,加强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多次勉励广大学生要修身立德、踏实做人、志存高远、勤学上进、追求卓越、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知行合一等等。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