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精锐教育助力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创新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时间:2018-11-01 14:10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2018年4月26日~27日,“寻找中国好教育 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创新(上海)高峰论坛”于上海举行。教育部原基础教育司司长、国家原副总督学王文湛,陶行知研究会求真教育实验研究院院长王旭明,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副会长兼中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会长聂延军以及多位优秀教育者出席论坛,共同探讨新时代下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与发展。精锐教育作为论坛的承办方出席论坛,并分享其在语文教育教学方面的经验与心得。

精锐教育助力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创新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精锐教育副总裁柯金书与参会领导合影

  精准把握时代脉搏,促语文教育教学质的提升

  国家原副总督学、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司长王文湛做了“学习贯彻十九大深化教育改革,强化语文教育”的主题演讲,从教育强国、教育现代化、师资队伍建设、国家统编教材和学生减负增效等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他指出,基础教育工作者要时刻牢记两句话:第一句话“假如我是孩子”;第二句话“假如是我的孩子”。“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你怎么想,怎么做,怎么对待工作,怎么对待学生,都值得深思。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全心全意去工作,去学习。”

  王文湛特别强调了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国家统编、统审制度,特别强化语文是教育的基础,小学生从一年级上学到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一共上课9522节课,语文达到21%,语文是第一工具课,学好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

  专家智慧碰撞 解读语文教育课改要义

  在新一轮高考改革中,语文权重得到进一步提升。这一改革得到一线教育者的认同,同时也引发了其对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的探索,尤其是在全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的浙江和上海。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语文教育正在面临新的变化。

  对此,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在论坛致辞中表示:“目前教改采用全国统编教材,意味着正在建设以核心素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这同语文教育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关系。”他认为,在过去以知识为本的时代,“学科分数为导向”使得知识被碎片化、断点化而不成结构,使得知识的真正价值在学生心目中间难以确立,学习只能停留在知识是什么的概念性呈现与描述型意义上,很难深入到知识所蕴含着的文化精神。因此,聚焦核心素养是当今时代的价值观,追求的一定是适合学生成长的质量观,一定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和一生幸福的质量观,也是让学生与社会发展趋势更加适应的质量观。

精锐教育助力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创新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

  陶行知研究会求真教育实验研究院院长王旭明也指出:“真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语文(教学)”,强调语文教学应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教学宗旨。

  “精锐教育一直坚持的教学理念与当前的教改背景不谋而合。”精锐教育教学发展部总负责人高海磊在谈及教改对语文教育创新的启示时表示。据其介绍,精锐教育创始人张熙始终认为:知识会过时,但是学习知识的能力永不过时,由此提出“学习力成就未来”的教学使命,“我们认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不仅要教会孩子学习知识,更要教会孩子学会自我教育,提升学习力,从而能够成就更好的未来。所谓学习力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激发学习动力;第二,培养学习能力;第三,提升孩子们的学习毅力。这三个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通过学习力的培养,让学生爱学、会学、坚持学,促进孩子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从而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综合素养,对其一生的发展都会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精锐教育助力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创新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精锐教育教学发展部总负责人高海磊

  精锐传播学习力理念 畅谈教育与科技的完美结合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发展素质教育,而快速发展的时代对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内在要求。素质教育究竟该如何实现?本届语文论坛的与会专家们关注到,在国家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修订中,专家们极富创意的设计了学习任务群,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景、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资源,并且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体验探究学习为主要方式。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