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学教育 >
积势蓄能重点项目挑大梁

 

春风送暖,万物竞发,陕西抓项目、促发展势头强劲:

西十高铁等一批重点项目春节假期不停工,按下建设“快进键”;西安雁塔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中心等重点项目迎来新入驻企业;汇川储能及电源系统制造基地等500多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项目。

面对经济恢复的波浪曲折和结构调整的艰巨任务,2023年陕西以开展“三个年”活动为抓手,固底盘、兴实体、促转型。全省643个省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超5000亿元,140多个项目建成竣工,支撑全省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动能积聚增强。

2024年,陕西乘势而上,在元旦收假第一天举行一季度重点项目开工活动,在龙年春节收假上班首日举行深化“三个年”活动暨招商引资推进会,响鼓重锤发出“集结令”,聚焦、聚力重点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底盘更稳!

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这个项目是陕西重点产业链项目,能够满足多元化场景对新能源电池材料的需求。”2月5日,西咸新区泾河新城陕煤技术研究院新能源产业基地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加紧调试设备,泾河新城陕煤技术研究院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寇亮介绍。

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也是生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

陕西聚焦氢能、光子、半导体及集成电路、太阳能光伏、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链,依托龙头企业谋划布局一批有引领性、支撑性、示范性的旗舰项目,加速新旧动能转换。过去一年,陕西建成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项目767个,预计实现年产值1800多亿元。

项目带动,陕西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成势见效。2023年,陕西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33.9%,产量居全国第三;太阳能电池产量增长154.5%,太阳能光伏产业领跑全国;集成电路圆片产量同比增长7.4%,半导体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今年计划实施省市级重点项目4000多个。这些项目中,产业类项目、先进制造业项目唱主角,成为稳投资、调结构的主支撑。”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生荣在2024年一季度重点项目开工活动中介绍。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陕西着力在优势巩固与新质培育并进、数字赋能与绿色转型同推、载体打造与基础升级齐抓、链长统筹与链主带动共促上下功夫,谋划、甄选省市重点项目,持续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氢能、光子、机器人等新增长点,塑造产业链群新优势。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扩产项目、镇安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等上百个省级重点项目将竣工投用,预计到2024年年底,陕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8%,乘用车(新能源)、太阳能光伏、输变电装备、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链产值分别突破2500亿元、1800亿元、1000亿元和1000亿元。

新兴产业持续壮大,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新图景加速绘就。

动力更足!

创新活力不断迸发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发挥科教大省优势,释放增强创新引领作用,是当前陕西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过去一年,陕西坚持创新驱动,推动产业升级,全省科技系统与各市、开发区等一起谋划招引、推进建设了一批高质量项目。这批优质项目的建成投运,将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我省培育新质生产力起到重要支撑和牵引作用。”1月31日,在陕西召开的高质量项目建设推进会暨县(市、区)委书记工作交流会上,省科技厅厅长姜建春说。

2023年,陕西更加主动融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加速西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双中心”等项目建设,以科技创新引领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聚链成群。

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完成主体施工,西北工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受到国务院通报激励,国家超算西安中心、西安雁塔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中心等一批新型算力基础设施建成投运,5家企业入选全国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世界首创10米超大采高智能综采工作面及配套设备重载试运转成功……全省创新热潮涌动,2023年全年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分别增长37%、33%,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34.9%。

进入2024年,创新驱动依然是陕西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

推进《西安“双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落实,编制2024年重点项目清单,积极创建国家工业母机创新中心,启动建设能源陕西实验室,持续推进西咸新区等8个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依托龙头企业谋划布局建设产业创新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