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22 16:04 | 来源:墨客学术 | 作者:墨客学术 | 点击:次
第一部分 背景分析
一、学校概况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奉化实验学校(锦屏中学)创办于1969年。当时城关二小开设中学部,定址文化圣地——孔圣殿,这就是我校的雏形。70 年代末中学部从小学分离而单立,成立了隶属公社领导的“奉化县城关中学”,结束10年的“戴帽”历史,学校由民办转为公办。80 年代初县地名普查,为继承文化传统及契合“绿水如锦,青山似屏”的地理环境,更名为“奉化县锦屏中学”。1988年10月,为适应撤县设市,我校定名为“奉化市锦屏中学”。90年代,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科教兴国蔚然成风,我校规模逐年扩大,办学业绩日益显著,园丁辛勤耕耘,学子勤奋求实,桃李芬芳,硕果累累,学校声誉鹊起。2001年8月,学校结束了本部、分部两地办学的局面,合二为一,迁址到原奉化一中校舍(体育场路108号),此次迁址,是我校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2022年9月,学校搬至新校区(西直路198号),学校又和浙江师范大学合作办学,赋名为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奉化实验学校(初中部),这是学校发展史上新的飞跃。
在“山水”文化的背景下,学校提出了“启智达仁厚勇”的校训,全方位提升学校的文化内涵,彰显教育文化的新力量。学校致力于“以关怀人为使命、以成就人为荣耀”的办学宗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立德树人,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占地43394.3平方米,建筑面积34688平方米。教学用房配套、生活设施齐全,器材配置达省I类标准。整个校园已经实现教育设施应用数字化全覆盖。学校现有36个教学班,1588名学生;现有教职工126人,其中奉化市名师1人,奉化市学科骨干6人,高级教师45人,一级教师58人,强大的教师队伍为我校高质量的教学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发展优势
1、专业精湛的浙师大团队。学校是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学校,浙师大的优质教育资源可以为我所用,浙师大专家驻校和专家团队定期来校的引领,提升学校管理的领导力、执行力,激活教师队伍活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学校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和保障。
2、底蕴深厚的校园文化
学校的前身坐落在“孔圣殿”旁,孔子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更是一语道破了山水文化的精神与内涵;从地理优势上分析,原学校紧靠凤山与锦溪河,校园内有苍劲之古树,有通幽之曲径,古朴厚重,绿荫环绕,鸟语花香。在山水文化的景观包围之中,享受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这就是“山水”文化的由来。
“水”可喻为女生,古代解读:智者乐水,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教育女生要有水的精神:刚柔相济、动静结合、坚定执着、矢志不渝……“山”亦可喻为男生,古代解读:仁者乐山,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希望男生个个拥有山的精神:伟岸挺拔、志存高远、质朴厚重、厚德载物……
由此,提出了理念传播语:“锦水汇智,屏山达仁”。“汇智”是为使人聪慧,使人提升,使人发展,即成就人;“达仁”是为使人有道德,有修养,有健全的人格,即关怀人,在此基础上“以关怀人为使命,以成就人为荣耀”便成为我校的办学宗旨。“汇智达仁”成为我校的校训。
3、扎实有效的学校管理:
我校先后制定或修改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在制度管理规范的同时努力追求人文关怀,实现“精心、精细、精进”人本管理,真正激发了师生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和内驱力。
4、率先垂范的行政班子:
学校现有4名校级领导、6名中层干部,年龄结构合理,均是学校教育教学骨干。班子成员整体素质高,管理经验丰富,工作勤奋踏实,赢得了广大教职工的信赖和赞誉。
5、反映良好的教学质量:
学校以年级组管理为规范,以备课组研修为形式,实施“五四三七”精准教学策略,通过分层辅导,关注“临界生”,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升,社会各界反响良好。
6、一应俱全的崭新校园:
2022年9月,投资1亿9千余万元新校舍即将投入使用,学校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整洁优雅的校园环境充分体现人本因素,功能区划分科学合理,包括教学区、行政办公区、运动健身区、生活休闲区。学校拥图书馆、体育馆、报告大厅、餐厅及塑胶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等现代化学校设施。 进入学校各室,建有多个信息平台,实现教育教学、办公管理智能化。拥有合体教室、智能化阅览室、微格教室以及理化生实验室、音乐室、劳技室、美术室、书法室、舞蹈室等专用教室,建立了校园中心演播厅,已将电子班牌、多媒体一体机等现代化设备配置到各班教室,教育设备处于全市领先地位,现代教育技术已与学科教学得到有效的整合。
三、存在问题
1、教师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