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南宁高新区开展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试点纪实

时间:2018-10-30 14:34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自治区首批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自治区试点县(市、区)

以自治区级试点为契机 促高新教育迈上新台阶

—南宁高新区扎实开展“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试点”工作纪实

2014年南宁高新区在全国高新区的综合排名,历史性地跨进了“全国50强产业园区”的行列,同年7月,南宁高新区被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确定为“自治区首批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自治区试点县(市、区)”!高新区的教育事业也从此踏上了一个面貌一新、质量提升的新征程!

南宁高新区以开展试点工作为契机,上下同心,齐心协力,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凝心聚力,扎实推进。目前,高新区的教育事业也因此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各项工作也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级高度重视,全力支持试点

自治区教育厅将南宁高新区确定为“自治区首批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自治区试点县(市、区)”后,高新区上至党工委、管委会领导,中至社会事业局、教育局负责同志,下至各中、小学校的干部职工都十分振奋、高度重视。高新区明确提出要求:自治区教育厅将首批试点任务交给南宁高新区,是对我们的信任,更是我们的荣幸。我们一定要扎扎实实把试点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决不辜负自治区教育厅对南宁高新区的期望。

南宁高新区教育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更是把这次试点看作是自治区教育厅对高新区教育事业的深切关怀和大力支持;当作是促进高新区教育事业提质增效、快速发展的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高新区教育局“一班人”要求局机关的全体干部及各中、小学校的领导和教职工,都要全力以赴投入到这次试点工作之中。

为了切实把试点工作抓出成效,南宁高新区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分管教育工作的党工委、管委会领导担任副组长,具体负责抓好整个试点工作。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了保证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南宁高新区召开专题会议,下拨了专项经费,确定了具体人员,从财力、物力、人力上给予了充足的保障。

紧密结合实际,科学设置学区

南宁高新区从辖区中、小学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试点方案》学区划分的有关要求,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多次进行专题研讨,最终确定将全辖区中、小学校划分为三个学区:一是高新小学学区:学区长学校是高新小学,成员学校包括:心圩中心小学、心圩小学、明华小学、四联小学、罗文坡小学、西津小学、永宁小学、东师双语学校共9所小学。二是四十九中学区:学区长学校是四十九中(小学),成员学校包括:北湖小学、连畴小学、皂角小学、园艺路学校(小学)、向阳学校(小学)、林科院子弟学校、东环学校、龙华学校(小学)共9所小学。三是心圩中学学区:学区长学校是心圩中学,成员学校包括四十九中(初中)、园艺路学校(初中)、向阳学校(初中)、东师双语学校(初中)、龙华学校(初中)共6所学校。

这样科学设置学区,有利于按小学、初中学段特点实施教育教学管理,有利于学校之间开展交流合作,进行资源共享,有利于教师之间开展教学研究,加强交流合作,促进专业成长。

在高新小学学区,高新小学作为学区长学校,他们根据本校“一校三区”的特点,经学区校长联席会议议定,把八所成员学校又分为三组,各由南、西、北三个校区牵头,分别组建三个片区学校联盟——南片区:高新小学南校区、西津小学、罗文坡小学、心圩小学;西片区:高新小学西校区、心圩中心小学、四联小学;北片区:高新小学北校区、永宁小学、明华小学、东师双语学校小学部。高新小学学区通过建立分片区学校联盟,逐步实施集团化办学,为本学区各校搭建交互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建立校际合作互动的新常态,逐步缩小学区内学校间的差距,整体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促进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实现共同发展。

抓好建章立制,构建有效管理

在此次试点工作中,南宁高新区十分注重抓好建章立制工作,确立了管委会、教育局、学区和学校四个层级的学区管理体系,研制出台了《南宁高新区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自治区试点工作方案》和《南宁高新区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自治区试点工作总体规划(2014.06-2016.12)》,制定印发了《南宁高新区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工作制度》、《南宁高新区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督导评估工作制度》、《南宁高新区义务教育学区教育资源共享工作制度》和《南宁高新区义务教育学区学科中心组教科研工作制度》等。各学区、学校根据相关制度和规划,分别制定有关制度,制定本学区、学校发展总体规划(2015-2016年),制定各项工作及活动的执行计划或方案,构建相关工作机制,稳步推进本学区、学校工作。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