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2018高考大纲稳中微调

时间:2018-10-30 03:21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细微变化,体现选才导向

  记者将《大纲》总纲与2017年的对比发现,在保持总体稳定的基础上,个别用语和表述更加准确与规范,也说明高考的考查标准越来越严谨和科学。比如,在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时,2018年的表述为:“高考评价体系通过确立‘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这一高考核心功能,回答了‘为什么考’的问题。”而在2017年的总纲中,此处的表述为:“‘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这一高考核心立场。”

  从“选拔”到“选才”,体现了高考从选拔精英到向选拔包括应用型、技术型在内的多元人才倾斜的转变,这将有助于根据不同学校和专业对人才不同的要求,把合适的人选拔到适合的学校、专业,最终实现人人成才。从“导向”到“引导”,细微的变化体现了从结果导向到全程引导的理念转变,更加强调高考在顶层设计、统筹谋划方面的作用。

  此外,语文考试大纲也有三处措辞上的微调:在对考生“分析综合”能力的要求中,今年的表述由2017年的“分解剖析、归纳整合相关现象和问题”改为“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在“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试要求中,表述由2017年的“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改为“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在对写作“有文采”的要求中,表述由“用词贴切”变成了“用语贴切”。此三处变化,一方面使表述更为科学,如把“概念”变成“词语”,更符合文学类文本的特点;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对学生语言表达综合能力的要求更高了,如将“归纳整合”作为整体概念提出来,有强化的意味。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