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当一所中学的老师开始弹性上下班

时间:2023-04-26 06:11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分享至:

新京报:杭州四季青中学—— 当一所中学的老师开始弹性上下班  


发布日期:2023-03-28 16:46   浏览次数:   字体:[ ]  

 

对杭州四季青中学的92名老师来说,“迟到早退”不再是个问题。

在确保正常教学活动的前提下,老师们被允许每周用两个晚自修的时间换“迟到早退”的“双减假”,一个月拥有半天“亲情假”,工作日有应急的“零星假”。

2021年9月,“双减”政策两个月后,浙江省杭州四季青中学试行“教师弹性上下班工作制”。在杭州市91所初中里,它是最早践行该项制度的中学之一。

“很开心啊!”大多数老师听到这些假期的第一反应均是如此。在教学、科研和竞赛评比的繁重任务中,它如同隔离杂质的真空地带,让教师有了“松口气”的机会。这一制度也让四季青中学备受关注,其关于弹性工作制的举措总是出现在本地媒体上,引发网友热议。

今年3月11日,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谢家湾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刘希娅建议:根据教学安排,积极探索推行教师弹性上下班。再次将公众的目光聚焦在教师弹性工作制上。

此时,弹性工作制已在杭州四季青中学运行了一年半的时间。作为一份样本,这所中学的经历,讲述的是一项微小的制度如何被实施、并在教师群体中内化,又如何成为关键的杠杆,支撑起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给老师松绑减压

2月的一天,下午近4点,阳光穿过林荫,照射在“浙江省杭州四季青中学”的牌匾上。学校外面的马路上,驶过寥寥几辆轿车,间或伴有一两辆电动车,显得道路格外空旷。

林伟知道,2个小时后,这条道路将充满拥挤的车辆与急着接孩子的家长。往常,他是迎接高峰的人之一,但这一天,他顾不得学生与家长,只想赶回家为客人烧一顿好菜。

“双减假”请起来很方便,向学校办公室申请后,不过几分钟就通过了。作为班主任,林伟提早向任课老师交接了管理工作,下午3点40分,他便可以下班了。

对于杭州四季青中学的老师来说,下午的阳光并不常见。林伟看到的,往往是暗夜华灯。他在这所中学工作10年,如果不是一年半前“弹性工作制”的实行,他很少有机会从沉重的教学任务中抬起头来,见到另一种“风景”。

自温州调到杭州后,林伟感觉教学压力变大了。他总是做班主任,将一个班从初一带到初三。他察觉到,近几年,老师们的压力来自于三方面:家长的高要求、学校的升学率、学生的全方位发展。生活就在这些压力中被搓磨了。女儿已是大学生,他仍在为初中时无法给予她足够的关心而遗憾,在家庭分工中,也是妻子承担了更多家务,担起了照顾老人的重担。

像林伟一样,老师们想要照顾父母、陪伴孩子,只能挪到周末以及寒暑假。然而,也会有许多科研任务、教研活动、教师培训,充斥在这些法定假期里。家长也会在这些时候,随时联系。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政策开始实行。政策落到四季青中学每一位老师身上,意味着一周有两次,他们需要负担起晚托管服务,延迟至晚上8点至8点半下班。

对老师而言,工作向生活的领地又侵入了一步。英语老师韩林梅这样描述承担晚托管服务的感受:“那会造成一种错觉——我从早到晚都在工作,一天都被工作占满了。”

校长倪敏之前是杭州市政协委员,她时常连同其他几位校长,提议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给老师减压。这项提议来自于她的观察——她发现,教师的生活一直让位于工作,以至于他们“做个手术、开个小刀”的时间,都要延后到寒暑假进行。

然而,起初也仅仅止于提议,她的心头有诸多顾虑:没有先例,一旦开始了,会不会失去控制、无法管理?“我是害怕的,我不敢放手去做。”

转机出现在2021年9月一次“上城区初中提质强校行动”的入校诊断中。倪敏清晰地记得,在诊断会议上,指导专家分析了与该校老师的对谈后认为:“该所学校教师敬业、工作努力,但老师也有一些焦虑,感觉到压力很大,压力来自于生活与教学质量两方面。”

倪敏听到专家建议:“可以实施教育部的关于教师弹性上下班的建议,给老师松绑减压。”那一刻,她仿佛“吃了一颗定心丸”。

“万一92名老师都请假怎么办?”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