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象山县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时间:2023-04-26 00:58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象山县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我县争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和浙江省教育现代化县的决胜期。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助力我县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样板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滨海花园城市,依据《象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及《关于贯彻落实“象有优学”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挑战

“十三五”期间,我县教育系统始终围绕县委县政府重大发展战略,紧扣“优质、智慧、开放”发展主线,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持续深化教育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各项教育事业实现了新发展、新突破。成功跻身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浙江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县,连续两轮荣获宁波市学前教育三年提升行动计划先进县。

一是教育保障全面增强。坚持教育投入只增不减,大力实施教育布点优化和基础设施提升工程,相继建成投用丹城六小、塔山中学等学校10所,改扩建学校156所,增加中小学学位2220个、幼儿园学位660个,投入使用长鼻子校车实现乡镇线路全覆盖。全面落实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每年安排2400余万元落实农村任教津贴、特岗教师任教津贴、乡镇工作补贴、乡村教师津贴等,名优骨干教师奖励金额较“十二五”时期提升了60%。

二是教育公平显著提升。高标准实施三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低小散幼儿园整治及等级幼儿园创建,探索“紧密型集团化”和“一体化联合办学”双轨并行办学,深化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实现“互联网+”义务教育帮扶乡镇学校全覆盖。全县学前三年入园率、省等级园招生覆盖率、普惠性幼儿园招生覆盖率分别达到了99.7%、98.2%、85.2%,居宁波市中上水平;义务教育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达100%,中考成绩连续五年居“南三县”首位、全市第四;高考一段上线率保持在25%以上;职业教育近三年获各类技能奖牌400余枚,居全市前列。

三是教育改革取得成效。坚持问题导向,实施弯道超车,从办学体制、管理机制、人才录用办法、考试招生制度等入手,先后实施教师定向委托培养、校园安全智慧管理、培训机构“一业联管”、“现代学徒制”试点、特殊教育卫星班试点、“县管校聘”等20余项改革任务,构建起一套促进发展、支持创新、引领未来的现代化治理制度体系。深化“两支队伍”建设,实施为期三年的基础教育创新工程,推进中小学教师中级职称评审权下放全覆盖,激发教师内生发展动力。与杭师大合作举办象山浙派名师高研班,与宁波教育学院合作开设名优教师递进培养班,形成定位准确、重点突出、互为补充的梯队培育体系。五年来,名优骨干教师总量占比翻了一番,目前达15%。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全县教育发展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还不能满足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教育规划布局还不够合理,优质资源供给仍显不足,资源配置仍存在不平衡现象,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多元化需求,立德树人、协同育人、教育评价、服务发展和治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完成“三大创建”仍有诸多短板需要补齐,加快建设高水平教育现代化县任务依然艰巨,迫切需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县教育整体水平再上新台阶。

二、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浙江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各级教育大会精神,紧扣县委“聚力一二五,走好共富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滨海花园城市”重要部署,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提升象山教育竞争力,打响象山教育质量品牌,办好新时代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

(二)总体目标

深化“优质、智慧、开放”三大主题,推进教育改革,补齐发展短板,建立科学高效的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奋力开创教育现代化工作新局面,促使教育整体水平跻身“全市一流、全省领先”。力争到2023年成功创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2025年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和浙江省教育现代化县。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