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培养坚定“四个自信”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深聚焦)

时间:2023-03-28 19:06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培养坚定“四个自信”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深聚焦)

 

  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尚义路小学学生在流动科技馆巡展现场体验科技展品。
  赵 松摄(影像中国)

 

培养坚定“四个自信”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深聚焦)

 

  山东省郯城县第一实验小学学生参加“认领一棵树 相约共成长”志愿服务活动。
  张春雷摄(影像中国)

 

培养坚定“四个自信”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深聚焦)

 

  湖南省嘉禾县第七中学学生参加“田园课堂”活动,在桃园里学习自然科学知识。
  黄春涛摄(人民视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教育要善于从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的东西,同时也不摒弃西方文明成果,真正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教育最重要的是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走正路。本期教育版选取4所学校的育人实践,看他们如何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编  者  

  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

  理论实践结合  坚定理想追求

  本报记者  闫伊乔

  “我们就‘弘扬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发文倡议,培养诚信观念,提高诚信意识……”不久前,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青少年学习马列主义协会成员以“诚信”为主题自主发起倡议书,倡导同学们做诚信少年。

  成立30余年,青少年学习马列主义协会已成为曹杨二中成员最多、最具影响力和号召力的社团。“升旗仪式、班会课……如今,理论学习已经融入我们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协会成员金晨旭说。

  如何让青少年深入学习理论知识?曹杨二中在实践中找到了答案。

  曹杨二中党委书记侯文英介绍,学校注重“贴近生活学理论、贴近学生搞活动、贴近社会树理想”,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曹杨新村是上海第一个工人新村,坐落于此的曹杨二中以青少年学习马列主义协会为抓手,打造了一系列“红色奠基”课程。

  学校重视知行合一,组织学生赴江苏南京、山东临沂、甘肃会宁等地开展红色实践活动。为传递榜样力量,学校还将劳动模范等请进校园、编印“走近劳模”访谈专辑等。

  学农实践活动也成为学生们的“必修课”。同学们通过田野调查活动,看乡村、入农户、进园区、访企业,培养吃苦耐劳、团队合作的精神。“看着亲手收割、堆叠如山的稻谷,很有成就感!”参加学农实践活动后,同学们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与快乐。

  与此同时,曹杨二中还积极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人才,开设了德语、意大利语等小语种课程,为学生提供赴国外游学、交流的机会。“学好一门外语,是自我能力的提升,也有助于我们讲好中国故事,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刚参加完与国外学校线上交流活动的高二学生宋忻珊说。

  “我们注重通过校级理事会、年级学习小组和班级团支部理论学习小组等上好‘大思政课’,让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增强青少年‘四个自信’;通过走进社区、农村投身志愿服务等活动,构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育人方式。”侯文英说,学校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杨庆媛参与采写)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小学

  追溯电波之声  弘扬科学精神

  本报记者  吴  丹

  “为什么是半部电台?这部在反‘围剿’战斗中缴获的无线电台已经损坏,只能收报,不能发报。它陪伴红军走完漫漫长征路,作出突出贡献,被人们保存至今……”

  这里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小学(高新区校区)的红色研学活动现场,40名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来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史馆、博物馆,探寻红色足迹,追溯电波之声。

  一张张照片、一件件藏品、一段段解说,彰显着“红色电波”荣光,映照了往昔峥嵘岁月,也见证了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成就。参观中,学生们聆听李白、张露萍等革命先烈前赴后继的感人事迹,也学习保铮院士、段宝岩院士在国家重大项目中敢为人先、创新探索的科学精神。在未来厅影院,学生们还了解到通信技术发展的前沿方向,树立科学梦想。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