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南通画报》:南通各农场知青图片首次面世

时间:2023-03-25 14:45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19693月,46年前的3月,春寒料峭。来自南通、苏州、常州等城市的上万名1968届高中、初中毕业生,浩浩荡荡地来到江海平原各农场。在解放军南京军区的各级干部组织下,同当地早在1964年插场落户的南京、南通、扬州等地少数老知青,以及农场老职工一起,参与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江苏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

当时,第四师下属的掘港农场为21团,环本农场为22团,南通农场一分为二为23团和24团,海门江沁沙农场为25团,如东和海安农场为独立5营和独立6营,后来23团番号转与金湖农场。随着建设兵团的组建,而后无锡、徐州、连云港以及南通各县城的知青,陆陆续续也先后来到江海大地各农场,插场落户,开始度过难以忘怀的知青生涯。

《南通画报》:南通各农场知青图片首次面世

现年90岁的军转干部郭准,时任江沁沙25团副团长,是位摄影爱好者。工作之余,他拍摄了大量的农场干部职工工作和生活的场景,并将200多张胶卷底片保留至今,留下了上个世纪知青的宝贵影像资料。

南通市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熊淦集,曾是25团知青,听说郭老保留了一批知青题材的照片胶卷,于去年夏日专程来到南京某部干休所拜访他。

郭准虽已到耄耋之年,背着相机拍照依然是他乐趣所在。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他常说夏拍荷花,冬拍梅花,春秋假日走天涯。离休后的郭老执着地拍梅30年,从古诗文中赏析梅韵,用心思索如何拍出富有创意的梅花新作。201411日《人民摄影》报还刊登了郭老四幅梅花作品及大幅文章。

郭老听说南通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正开展多项活动,很愉快地将这批珍贵的知青历史图片资料转交熊淦集,让其带回南通。笔者曾在南通农场23连和22连当知青8年,和其他老知青一样,对这段人生经历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五十年的历史命运。我们知青经历了共和国的时代巨变,担当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责任,目睹了人民从贫穷走向富裕。

如今,我们知青多数人已退休回家,成了颐养天年、唱歌跳舞、扶老携幼的爷爷奶奶,为数不多的知青精英,成了中国走向未来的掌舵人……

郭老的影像,穿越历史长河,是中国几千万知青的一个历史缩影。无论是经历过的还是听说过的,或是不知道的人,都会从中看到一段历史的真实场景,感受记录时代的真实魅力。

《南通画报》:南通各农场知青图片首次面世

《南通画报》:南通各农场知青图片首次面世

《南通画报》:南通各农场知青图片首次面世

《南通画报》:南通各农场知青图片首次面世

《南通画报》:南通各农场知青图片首次面世

《南通画报》:南通各农场知青图片首次面世

《南通画报》:南通各农场知青图片首次面世

《南通画报》:南通各农场知青图片首次面世

《南通画报》:南通各农场知青图片首次面世

《南通画报》:南通各农场知青图片首次面世

《南通画报》:南通各农场知青图片首次面世

《南通画报》:南通各农场知青图片首次面世

《南通画报》:南通各农场知青图片首次面世

《南通画报》:南通各农场知青图片首次面世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