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3月,46年前的3月,春寒料峭。来自南通、苏州、常州等城市的上万名1968届高中、初中毕业生,浩浩荡荡地来到江海平原各农场。在解放军南京军区的各级干部组织下,同当地早在1964年插场落户的南京、南通、扬州等地少数老知青,以及农场老职工一起,参与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江苏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
当时,第四师下属的掘港农场为21团,环本农场为22团,南通农场一分为二为23团和24团,海门江沁沙农场为25团,如东和海安农场为独立5营和独立6营,后来23团番号转与金湖农场。随着建设兵团的组建,而后无锡、徐州、连云港以及南通各县城的知青,陆陆续续也先后来到江海大地各农场,插场落户,开始度过难以忘怀的知青生涯。
现年90岁的军转干部郭准,时任江沁沙25团副团长,是位摄影爱好者。工作之余,他拍摄了大量的农场干部职工工作和生活的场景,并将200多张胶卷底片保留至今,留下了上个世纪知青的宝贵影像资料。
南通市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熊淦集,曾是25团知青,听说郭老保留了一批知青题材的照片胶卷,于去年夏日专程来到南京某部干休所拜访他。
郭准虽已到耄耋之年,背着相机拍照依然是他乐趣所在。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他常说“夏拍荷花,冬拍梅花,春秋假日走天涯。”离休后的郭老执着地拍梅30年,从古诗文中赏析梅韵,用心思索如何拍出富有创意的梅花新作。2014年1月1日《人民摄影》报还刊登了郭老四幅梅花作品及大幅文章。
郭老听说南通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正开展多项活动,很愉快地将这批珍贵的知青历史图片资料转交熊淦集,让其带回南通。笔者曾在南通农场23连和22连当知青8年,和其他老知青一样,对这段人生经历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五十年的历史命运。我们知青经历了共和国的时代巨变,担当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责任,目睹了人民从贫穷走向富裕。
如今,我们知青多数人已退休回家,成了颐养天年、唱歌跳舞、扶老携幼的爷爷奶奶,为数不多的知青精英,成了中国走向未来的掌舵人……
郭老的影像,穿越历史长河,是中国几千万知青的一个历史缩影。无论是经历过的还是听说过的,或是不知道的人,都会从中看到一段历史的真实场景,感受记录时代的真实魅力。
锦州中学
锦州中学(www.lnjzzx.com)的网站信息!锦州中学坐落于锦州市之东,历史悠久,享有盛誉,始建于...(165)人阅读时间:2023-04-28海宁市区新增一所高中!共6个班!今年开
海宁新闻网...(189)人阅读时间:2023-04-282021年海宁市各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揭晓
2021年6月25日晚,我市六所普通高中录取工作顺利完成 今年我市普通高中计划招生3050人,提前...(83)人阅读时间:2023-04-28北大等高校名师齐聚海高!这场学术高端
4月20日上午,全国教育名家引领县域教育发展暨海宁市高级中学学术高端论坛开幕。来自北京...(94)人阅读时间:2023-04-28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福宁路校区今日揭牌
4 月 18 日上午,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 福宁路校区 揭牌仪式顺利举行! 参与本次揭牌仪式的领...(144)人阅读时间:2023-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