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郑州四中新时代思政课大讲堂开讲:引导孩子们追逐最绚烂的时代明星

时间:2023-03-22 03:07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1

2

3

4

5

6

对太空无限的想象,对明月发自内心的喜欢,一直存在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底,今天,一个关于航天与梦想的种子也在郑州四中每一名学子心中生根发芽 。

2月17日,钱学森精神宣讲团来到郑州四中迎宾校区,为两千多名师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钱学森:通向大师之路”,引导学生们树目标、学榜样。

鼓励追星:引导孩子们追逐最绚烂的时代明星

这场讲座主讲人为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综合事业部部长、研究馆员傅强。

作为钱学森精神宣讲团成员的他,还担任着中国浦东干部学院课外教学点教员,上海市委宣传部东方讲坛特约讲师,他编有《钱学森图书馆教育书系》、《民国文人故居》等著作。

讲座现场,他从“学霸”钱学森、“火箭天才”钱学森、“战略科学家”钱学森、“大师”钱学森四个不同的角度解读钱学森的成长道路,带领同学们重温了人民科学家钱学森的赤诚爱国之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傅强用一个个生动的事例,向同学们讲述了钱学森院士是如何从一个理工科“学霸”成长为世界空气动力学权威、麻省理工学院史上最年轻的终身教授的故事。

个人的成长要融入时代的变迁,傅强在讲述中,描绘了钱学森院士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利用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推动火箭喷气推进技术在航空领域进行军事应用,还以一位战略科学家、科技帅才的高度,成就“两弹一星”的惊天伟业,奠基中国航天事业。

他说,作为科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的钱学森所开创的大成智慧学,带领我们从哲学的高度去认识我们所身处的世界。

“因为你们与他一样,有热血、有勇气、有智慧、有希望,有对这片土地的依恋,有对五千年文明的共鸣,还有一代代像钱学森这样的赤子所凝聚起的只属于中华民族的强大自尊和历史传承!”他鼓励同学们向钱学森院士学习,追逐梦想,报效祖国。

向榜样学习:他们种下一颗颗梦的种子

在郑州四中,追星不仅是一件时髦的事,学校还鼓励孩子们向自己心中的榜样学习。

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学森之子钱永刚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早期运载火箭和卫星技术研究专家孙家栋等名家都是郑州四中学子心目中最值得追随的明星。

作为郑州四中钱学森班的名誉班主任和校外导师,他们也一直关注着郑州四中和四中学子的发展和进步:

2018年12月戚发轫院士为四中学子做了《中国航天与航天精神》报告。

2020年6月钱永刚教授寄来了《钱学森精神读本》,勉励四中学子奋力拼搏,向善向前。

2020年10月中国首批航天员赵传东大校为同学们做了题为“驰骋天空 逐梦太空”的讲座。

2021年12月8日上午钱学森生前秘书、中央军委科技委顾吉环大校为四中师生带来了一场以“传承钱老精神,立志科学报国”为主题的精彩报告。

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个航天日,四中钱学森班的学子与校外导师们进行了书信交流,孙家栋院士、戚发轫院士亲切回信,勉励学子“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2021年9月,电视剧《功勋》热播后,郑州四中全体师生观看了这部影视作品。并被孙家栋院士矢志报国的精神、攻坚克难的品质深深震撼,纷纷写下了自己的观后感。

学校将这些真挚的情感和梦想集结成册,署名《九天揽月筑天路,四海升平颂功勋》,送给了孙家栋院士。孙家栋院士阅读了学子们的观后感,深受感动,随即亲笔回复……

航天梦在四中学子的心中慢慢生根,理想之芽在青春成长中破土而出,前辈们的成就如灯塔般照耀着后起之秀。

“在聆听了一代代中国航天人才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故事之后,他们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顽强攻坚的战斗精神,深深折服了我们。”郑州四中学生崔兴溥说。  

从环境到内涵,钱学森精神引领四中学子成长

走进郑州四中迎宾校区,钱学森塑像亲切的看着路过的每一个学子,钱学森文化墙和钱学森文化广场默默的讲诉让学子们浸润其中。

“爱国、奉献、求真、创新”的钱学森精神,是郑州四中德育建设的核心指导思想。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