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多位代表委员建言献策

时间:2023-03-06 14:47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多位代表委员建言献策
建议落实“一生一策”心理健康档案 发布时间: 2023-03-06 10:11:49   |  来源: 人民网   |  责任编辑: 张丰

 

一段时期以来,中小学生焦虑、自伤等心理问题频发,抑郁症检出率呈现低龄化趋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发布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显示,全国有3000万17岁以下的青少年和儿童受到心理问题困扰,而胡鑫宇事件更是引发了大家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强烈关注。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从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成因、如何提前识别和干预、开展家校协同、专职心理教师培训、规范心理咨询行业等角度提供了一线实践经验及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为呵护青少年心理健康建言献策。

全国人大代表李灵

加强落实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配备和培训

在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周口市东新区许湾乡希望小学校长李灵带来的建议,呼吁高度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加强落实中小学生专职心理健康教师配备和培训。

2021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每所中小学至少要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但李灵发现,在落实过程中,各地进度不一,城乡差距明显,一些乡村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缺编缺岗,专职心理教师业务水平也参差不齐,学校在转介患心理疾病和精神障碍的学生到相关医疗机构时大多存在困难。

她希望,有关部门及时出台有关政策,加强对中小学生专职心理教师的培训工作,在满足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岗位需求的同时,尽快提高其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李灵建议,将中小学专职心理健康教师配备纳入学校绩效考评;将中小学专职心理健康教师的工作纳入绩效管理,保证专职心理教师享受与其他任课教师同等待遇;专职心理教师原则上应具有心理学或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将中小学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培训纳入“国培计划”。

在针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方面,李灵建议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各类培训、交流活动。中小学专职心理健康教师须认真参加专业机构组织的学习、进修、培训、交流等活动,以此提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技能和专业化水平,推动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

此外,李灵还建议中小学要在班主任及各学科教师岗前培训、业务进修、日常培训等各类培训中,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必修内容予以重点安排。学校全体教职员工要树立全员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发现学生有异常心理或行为,及时告知班主任和心理教师。各级教委、各学校要加强与卫生健康部门的协同联动,建立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危机干预的支持协作机制,为中小学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对于超出学校辅导和干预能力的严重心理危机学生,学校要协助家长,及时转介到专业机构进行诊断治疗。(记者刘艺龙

全国人大代表祝响响

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家长要演好“三重角色”

在教育领域从业多年,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郑宅镇中心小学语文教师祝响响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深有感触。她提出,青少年心理健康从小学阶段就要开始关注,及时发现问题的苗头并介入,可为孩子以后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她建议家长要扮演好“三重角色”:孩子的亲人、朋友和战友。

说起孩子心理健康的表现,祝响响在实际教学中确实发现,有的孩子或多或少会带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且出现低龄化趋势。“首先是学习问题,有的孩子因为不愿意写作业等原因,会出现厌学、弃学,甚至逃学行为。”其次是人际关系问题。祝响响发现,有的孩子无法与老师、同学,甚至是父母形成亲密关系。第三是网络成瘾问题。有的孩子其实很阳光,但如果沉迷网络,就很难放下,一旦让他脱离网络,情绪会有很大波动。

祝响响表示:“为什么现在孩子抑郁症检出率高?一些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在幼儿园或小学阶段可能只是萌芽期。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忽视了孩子的负面情绪,相当于给他们以后的成长埋下了一枚定时炸弹。因此,在小学阶段,我们就要开始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为其以后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基础。”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