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问题行为”的定义及其一般分类试析
三、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内部影响因素
四、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外部影响因素
五、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应对策略
一、前言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千百年来,唐代大文豪韩愈的这句至理名言就一直回响在人们的耳边。“传道、授业、解惑”是一名教师的三大职责,“传道”位居其首。在现代的教育中,“道”即德育,德育在五育中不仅排列顺序最靠前,而且在教学大纲中也要求得最严格,是及其重要的培养思想品德的课程。进入中学阶段,儿童随年龄的递增,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产生了剧变,中学生们不知不觉地进入了人生的一个“多事之秋”,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问题行为”,他们给学校、家庭和社会带来了诸多的不利因素。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龄段,在这样一个激荡多变的“危险之秋”,中学教师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担负着重大的责任。帮助学生克服“问题行为”的影响,把住生命航船之舵,教师应担负起较多的责任,协助中学生安然度过这一“危险期”,并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为今后一生的道路做好铺垫。因此,中学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行为”的应对策略,是关系到一个学生一生的重大问题。在下面的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现阶段中学教师应对“问题行为”的策略进行探讨。
二、问题行为的定义及其一般分类试析
2.1“问题行为”的涵义
问题行为,不同的著作中对它有不同的定义。
车文博教授主编的《心理学150问》一书给出了如下的定义:问题行为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出现的各种妨碍品格发展和身心健康的行为,常见于中小学生。而刘守旗主编的《当代青少年心理与行为透视》一书的定义是这样的:所谓问题行为,是指那些妨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影响其智能发展、或是给家庭、社会、学校带来麻烦的行为。这两种定义有几个相同的地方:
(1)都指明了问题行为所发生的对象,即青少年是这些行为的主体。青少年处在成长的关键期,他们的意识和个性都不成熟,没有稳定的内部环境,缺乏对行为的定向和调节能力,因而容易受到变动的外部环境的影响,其好的一面可促进青少年形成良好的世界观和人生理想,坏的一面会促进中学生产生问题行为。出现问题行为的原因,是因为绝大多数的中学生缺乏足够的社会认知,不能很好地把握社会道德规范和正常的行为模式,常常想靠有意的模仿来体现自身的存在。由于没有经验,他们常常会把好的行为视为无用,把坏的现象当作榜样。这就是问题行为为何多发于青少年期的原因。
(2)问题行为会影响青少年的发展。无论是智能还是身心方面,问题行为的影响都是巨大的。较常见的问题行为如学业不良、打架闹事、离家出走等,对正处在接受教育的黄金阶段的青少年来说,都是极为不利的。这些行为有的是心理性的,有的是扰乱性的,有的是一时兴起,有的是酝酿已久。不管怎样,这些行为都会大大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无法集中精力于学习中,对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的影响也是具有危害性的。故
锦州中学
锦州中学(www.lnjzzx.com)的网站信息!锦州中学坐落于锦州市之东,历史悠久,享有盛誉,始建于...(165)人阅读时间:2023-04-28海宁市区新增一所高中!共6个班!今年开
海宁新闻网...(189)人阅读时间:2023-04-282021年海宁市各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揭晓
2021年6月25日晚,我市六所普通高中录取工作顺利完成 今年我市普通高中计划招生3050人,提前...(83)人阅读时间:2023-04-28北大等高校名师齐聚海高!这场学术高端
4月20日上午,全国教育名家引领县域教育发展暨海宁市高级中学学术高端论坛开幕。来自北京...(94)人阅读时间:2023-04-28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福宁路校区今日揭牌
4 月 18 日上午,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 福宁路校区 揭牌仪式顺利举行! 参与本次揭牌仪式的领...(144)人阅读时间:2023-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