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广东省“百千万”初中文科名教师培养对象李燚鑫访谈录

时间:2023-03-01 12:16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本真求索:心定行笃的语文前行者——广东省“百千万”初中文科名教师培养对象李燚鑫访谈录

  李燚鑫,深圳市初中语文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硕士研究生,在读博士。广东省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初中文科名教师培养对象,深圳市骨干教师,深圳市先进教育工作者,深圳大学和深圳城市学院教师继续教育授课专家,深圳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南山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南山区优秀教师。曾获国家级奖6项;省级奖项3项,其中包括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市级奖项7项;区级37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专著《初中语文读写结合策略研究》,参与编写《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与优化》、学教评一体化课堂教学改革资源《初中语文全程学案》等多部专著。

  《广东教育》:李老师,您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后,确认并坚持在一线开展“本真语文”教学。您基于什么提出“本真语文”教学主张,“本真语文”的内涵是什么?

  李燚鑫:在22年一线工作的教学实践中,我逐渐认识到,作为语文教师,首先是一名人民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把握时代脉搏,要始终把“三观教育”放在育人的首位,在学科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给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就是说,教师要用“真心”给学生“真爱”。

  我的父亲是一名军人,他带的兵都很尊敬他。父亲常常说:“对这些离家在外的兵娃子要像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我就是在这样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中长大,从小,父亲便在我心里播下了一颗种子,做一名教师——把学生当成是自己的孩子。

  在长期的教学中,将这种爱逐渐转化为课堂的守护。我发现语文课堂教学往往存在局限性:许多语文课过于重视语言文字的工具性作用,过分考究语言文字的外在表现形式,不断训练学生剖析理解的能力。

  诚然,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但它更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满载着真、善、美,在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孔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始终紧扣文本,走进文本的深处,脚踏语言文字的土地,在教师、作者、学生、文本的多重对话中陶冶情操,丰盈精神世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其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发挥语文的育人作用,才能把握住语文教学的本质。这也正是“本真语文”的内涵所在。

本真求索:心定行笃的语文前行者——广东省“百千万”初中文科名教师培养对象李燚鑫访谈录

  《广东教育》:在您的教学主张下,目前形成了怎样的教学实践模式呢?

  李燚鑫:多年课堂实践让我对语文教学有了自己的一点感悟。课堂上学习经典的文章,学习语言文字的美,感悟文字所承载的道理,传承文明、训练思维、启迪智慧,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传播正能量,达到育人的目的。

  在本真语文理念指导下,我始终探索“四语”语文,即语与用(运用)、语与思(思维)、语与美(审美)、语与文(文化),引导学生在真实问题情境中有效地运用语文知识、发展思维能力、提升审美品质、理解文化意义。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基于“四语”,我逐渐开始思考及构建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即“四动课堂”:教师在课堂中让学生充分表现自己,帮助学生产生足够的“自我成功感”作为课堂形态,提倡“教师动手,树立典型;学生动口,讨论问题;师生动脑,寻找规律;学生动笔,练习运用。”

  如今在“双减”“新课标”等大背景下,我们更应聚焦核心素养,塑造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合作探究意识,注重其生命体验,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

  此外,还要聚焦统编教材,贯通小学、初中、高中语文教材,熟悉其整体螺旋架构,熟知全套教材的整体结构及编排特点,每一册教材的单元布局及主要篇章,每一章节的内容及安排,探究“大单元、大情境、大任务”的设计思路,让学习促进思考,让研究推动教学。新课程标准下,以生为本的理念,以学习为本的路径,都更加倾向于学生的学。

  《广东教育》:作为深圳市初中语文教研员,您打算如何带领大家践行这样的教育主张呢?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