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節慶游”激發洛陽全域旅游新活力

时间:2018-10-26 00:08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原標題:“節慶游”激發洛陽全域旅游新活力

“節慶游”激發洛陽全域旅游新活力

  ▲洛邑古城光彩照人。本欄圖片均為曾憲平攝

“節慶游”激發洛陽全域旅游新活力

  暢玩小浪底

“節慶游”激發洛陽全域旅游新活力

  明堂天堂音樂秀

“節慶游”激發洛陽全域旅游新活力

  □洛陽觀察記者田宜龍王雪娜

  欣賞大自然美景、深入鄉村體驗游、飽覽歷史文化古跡、暢游博物館之都……剛剛過去的國慶長假,洛陽市旅游市場格外紅火,人氣旺盛,亮點紛呈。

  據洛陽市旅游發展委員會統計,2018年國慶七天假日期間,洛陽市共接待境內外旅游者628.36萬人次,旅游總收入53.2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3.84%、17.1%,雙雙再創佳績,譜寫了全域旅游精彩的洛陽篇章。

  “降價”惠民受追捧便民服務暖人心

  今年國慶假期,正值洛陽河洛文化節舉行。“雙節”疊加效應,假日景區火爆的背后,是旅游+惠民的持續發力。

  龍門石窟、小浪底景區門票“降價”﹔木札嶺、龍峪灣、西泰山、定鼎門博物館、龍馬負圖寺景區推出“門票半價”﹔黛眉山、靈山寺、平樂牡丹畫創意園,針對部分人群免票、打折、享優惠……旅游優惠誠意滿滿,旅游門檻一再降低,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激發了廣大群眾的旅游熱情,催旺了洛陽旅游市場。

  為讓來洛游客能夠玩得開心,游得舒心,洛陽市旅發委實行24小時值班,12301旅游熱線晝夜提供旅游咨詢、投訴處理服務,及時為游客排憂解難。

  面對長假客流高峰,智慧旅游在假日“人潮”模式中大顯身手。

  龍門石窟通過微信購票、刷臉入園、自助講解、語音導覽、停車場小程序,大大減少了游客排隊和等待時間,提高了旅游舒適體驗度,七天假期,共接待游客28.71萬人次﹔隋唐洛陽城國家遺址公園增設門票專用通道,憑票掃碼入園,自主研發上線的旅游攻略類APP“探秘神都”,吸引大量市民和游客分享體驗,人氣十足。

  體驗旅游花樣多產業帶動勁頭足

  逛古鎮、住民宿、吃農家飯、買特產,成為旅游新體驗。假期期間,洛陽市鄉村旅游活動多、內容新、人氣旺。

  體驗詩意的田園生活,了解傳統農耕知識,孟津縣會盟新米節推出水稻收割和碾新米等游樂體驗活動﹔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余熱未消,白鶴鎮舉行的“豐收古渡·醉美白鶴”,讓游客直觀體驗豐收盛景的捕魚表演和“魚廊”景觀﹔伊濱區倒盞民俗文化村舉辦蒸汽火車游倒盞活動讓游客感受復古穿越的樂趣。

  欒川潭頭鎮撥雲嶺開展“金秋騎游·助力脫貧”鄉村休閑活動等,為游客提供了穿行山林、漫步花海、感受民風的綠色旅游新體驗,不少外省市游客駕車遠道而來,感受各具特色的鄉村自然風光,體驗與眾不同的鄉土文化藝術。

  黛眉山景區的5D玻璃棧道、網紅秋千等個性化、體驗化、情感化、休閑化的體驗式旅游項目讓旅游立體化,游覽多元化,延長了游客景區停留時間,拉動了二次消費,提高經濟效益﹔欒川天河大峽谷舉辦螃蟹美食文化節,游客盡享“秋風起蟹腳肥”的視覺與味覺雙重盛宴。

  此外,眾多景區還適時推出美食節、購物節等活動,吸引大量游客購買景區紀念品和土特產,白雲山景區舉辦金秋公益山貨節,核桃、板栗、獼猴桃、香菇木耳、拳菜等山貨特產供不應求。老君山景區假期期間設置臨時攤位點,讓農民進景區賣山貨,游客在臨時攤點爭相購買欒川當地原生態山貨,既滿足了游客購買新鮮山貨的需求,也為農民擴寬了農產品銷售渠道。

  文旅融合受熱捧服務品質再提升

  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博物館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長假“旅游目的地”。

  國慶節前,由洛陽市旅游發展委員會精心策劃的“研學洛陽,讀懂中國”旅游產品和線路,在國慶長假受到眾多游客青睞,洛陽博物館、天子駕六博物館、王鐸故居、千唐志齋、程林文化園等研學游景點也因此“吸粉”無數。

  嵩縣嵩湖生態園景區舉辦農耕文化展,集中向游客展現傳統的農耕文化﹔田湖鎮程村兩程故裡家風教育基地開展首屆程朱理學文化節書畫展,宣傳展示傳統二程儒家文化、書畫文化,“母親教育,營造書香家庭,樹立廉潔家風”報告研討會弘揚傳統家風﹔王城公園金秋展、雞冠洞廣場狂歡舞會、欒川手擀面大賽、重渡溝金秋嘉年華活動、老君山五彩秋趣節等各大景區假日節慶活動異彩紛呈、特色鮮明,吸引了眾多中外游客,繁榮了假日旅游市場。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