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的水准跟不上学生的要求,这个问题很严峻。
// 文本解读不到位直接造成了作文的低效、无效甚至是反效。
// 让学生从“伟大意义”中解脱出来。议论文最大的问题就是结论在前。
// 语文教学应该培养非常有情感的,同时又非常有深邃思想的一代人。
孙绍振,男,1936年生,祖籍福建长乐。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散文集《面对陌生人》《灵魂的喜剧》《美女危险论》《孙绍振幽默文集》(三卷)。专著有《文学创作论》《论变异》《美的结构》《当代文学的艺术探险》《审美价值结构和情感逻辑》《演说经典之美》《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挑剔文坛》《直谏中学语文教学》《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名作细读》《月迷津渡——古典诗词个案微观分析》等。2009年韩国学术情报出版社出版《孙绍振论文集》(八卷)。
孙绍振访谈:作文教学的症结
文/李节
“贴近生活”的本质是“贴近自我”
李节:您为什么这么重视作文?您对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满意吗?
newS.KeMAOwAnG.org.Cn
孙绍振:从我们的教育传统来说,衡量语文教学的唯一标准就是作文。不管是汉代的贤良方正还是隋代开始的科举制度,基本上都是一篇作文定终身。这是我们的传统经验。这种模式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影响很大,以至于后来英国的文官考试都学中国。应该说,作文是检验学生语文素质的最雄辩的证明。但是,后来引进的西方的课堂教学制度和标准化考试制度,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几乎是摧残性的。把语文很丰富、很人文的价值简单化了,作文也受到冲击。现在语文高考150分,作文占60分。按照我的理想,作文得占120分才比较合理。我是1955年考大学,语文就是作文占百分之八十的分,其余百分之二十是古代汉语的标点和翻译。当然,作文评价有极大的难度。在日常教学中,学生作文交上去,这个批“文不对题”,那个批“主题不突出”,到底优点在哪里?缺点是什么?多数教师缺乏具体分析的能力,讲不出什么切实的意见来。作文的评价标准本来就很难确定,加上一些老师头脑比较僵化,一见比较出格的作文不能理解,就横加挞伐。在高考阅卷中,创造性的作文风险很高。这就是问题的严峻性。大量的语文教师平时很少“充电性”的阅读,又不爱写作,只能在课堂上花大量时间对学生进行海量的做题训练。教师的水准跟不上学生的要求,这个问题很严峻。当然,把责任完全归诸中学教师是不很公正的,因为这些教师都是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的,他们的水准不行,说明我们的高等教育不达标。我们这样的人不得不沉重地反思,我其实是怀着某种负疚感,来研究作文教学,持之以恒,十年来坚持不懈,而最初的注意力主要在文本解读,因为文本解读的无效和低效有目共睹。但是现在面临着更严峻的问题,就是作文教学的无效和低效,甚至反效。越教越有框框,学生越不会写。
李节:作文教学为什么会出现低效甚至反效的情况?作文难在哪里?
孙绍振:第一,作文教学的指导思想错误。课程标准强调学生作文要贴近生活,意思就是说,不要瞎编,要写生活里的真人真事。其实这是废话。一个小孩子从家庭到学校,从学校到家庭,已经在生活里了,你叫他还要怎么贴近?为什么在同样的生活环境里面,有的同学写得挺漂亮,有的同学却写不出来?问题在于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生活,怎么贴近生活。这个问题没有解决,这句话就成了教条。我说,这就涉及第二个问题:为了贴近生活,必须贴近自我。你不贴近自己,就没有独特的感受。就是有,你也不一定敢于表达。鲁迅在他的学生孙伏园的作文中曾经作过这样的评语:“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贴近自我,就是要贴近你有年龄特点的那些本以为不能写成文章的东西。第三个问题,比这更艰巨的是,有了感受,并不等于就有足够的语言来表达。有时,真正独特的感受,别人没有表达过的感受,往往是混沌的,可意会不可言传。自己没有适当的语言,而现成的语言却是别人的、老一套的。这种老一套的话语又有自动化的优势。这就是语言学上所说的,不是人说话而是话说人。因而贴近自我的实现,还得挣脱语言老套的自动化优势。第四个问题,就是有了适当的语言,也不一定能够成文,因为文章是精练的,意脉是要一贯的,而原生的感知和语言却是无序的,你还得舍弃许多东西,把最有意味的东西集中到一点上去,让它贯穿成一条意脉。第五个问题,还要考虑所有这一切都不是在生活中进行的,而是在想象中,也就是超越现实的。绝对地贴近生活,没有任何想象和虚拟,是无法作文的。朱自清说,他的散文写的都是“梦”。刘亮程散文在上世纪90年代一鸣惊人,他总结的经验是“向梦学习”。海伦·凯勒不是有文章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吗?第六个问题,要在想象中把意脉和语言有序化,还得遵循文体规范。是抒情的,还是议论的,不同文体的语言逻辑都是有区别的。第七个问题,作文既不是生活的照抄,也不是自我的直接宣泄,而是精神的自我提升和创造,是语言驾驭和文体驾驭的搏斗,实际上也是突破原生水准的过程。在这七个方面都打通了,文章才能成形,才会有竞争力。而我们的作文教学幼稚地强调贴近生活,在理论上是贫困的。第二,文本解读与写作的脱离。一些教师往往是为了解读而解读,很少联系写作,阅读和写作变成了油和水的关系。有教师上完《背影》以后,问学生文章哪里最生动。同学们说爬月台那段最生动。为什么最生动?对话的结论是:作者善于观察,所以写得很生动。最后,老师布置学生回去观察生活,写一篇文章。要我说这实在是太荒谬了。《背影》是一篇抒情散文,文章的作者是带着特殊的情感去观察的,动人的原因就在于儿子看父亲不是像交通警察那样只观察到他违反了交通规则。这个儿子看父亲的感情是很特殊的。这种亲子之爱和冰心那种水乳交融的、心心相印的亲子之爱是很不一样的,他的爱是有隔膜的,他爱得很惭愧、很矛盾、很痛苦,爱得很秘密。文本解读不把文章的独特性充分地阐述出来,对于学生原初的感受就没有冲击。要知道阅读之前,他们对亲子之爱的理解是和一整套现成话语紧密相连的,这种现成话语对人的真实独特的感受是有遮蔽性的。每一篇经典文本之所以不朽,就是因为它对现成的老套的感受和话语具有某种突破性。解读不把这种突破性提示出来,就不可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感知、认识和表达水准。
文本解读必须突破老套
李节:中学语文老师的文本解读存在哪些问题?
锦州中学
锦州中学(www.lnjzzx.com)的网站信息!锦州中学坐落于锦州市之东,历史悠久,享有盛誉,始建于...(165)人阅读时间:2023-04-28海宁市区新增一所高中!共6个班!今年开
海宁新闻网...(189)人阅读时间:2023-04-282021年海宁市各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揭晓
2021年6月25日晚,我市六所普通高中录取工作顺利完成 今年我市普通高中计划招生3050人,提前...(83)人阅读时间:2023-04-28北大等高校名师齐聚海高!这场学术高端
4月20日上午,全国教育名家引领县域教育发展暨海宁市高级中学学术高端论坛开幕。来自北京...(94)人阅读时间:2023-04-28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福宁路校区今日揭牌
4 月 18 日上午,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 福宁路校区 揭牌仪式顺利举行! 参与本次揭牌仪式的领...(144)人阅读时间:2023-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