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青少年心理问题有哪些(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

时间:2022-12-25 18:33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学业发展的最佳时期,同时也是一个变化巨大、易滋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时期。随着独生子女时代的到来及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许多青少年都存在着心理困惑。据专家估计,我国目前初中生心理不健康的约为15%,高中生约为19%。面对青少年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我跟大家聊聊现如今青少年常见的几大心理问题

一、厌学情绪

目前,虽然都在谈“减负”, 但课业任务仍旧繁重,竞争依然激烈,父母的期望值始终过高,使得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有的学生出现强烈的厌学情绪,甚至发生逃学的现象。据调查,厌学学生在中学生中比例高达50.4%。

1.厌学的根本原因。

(1)动机的缺失。青少年的天性就是贪玩好动,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苦差事,而正好有部分学生的学习是处于被动状态,通过老师、家长的强压才能完成学习任务;还有一部分学生,直接或间接的从社会、家庭那里接受了某些错误的思想,认为读书无大用,能赚到大钱就行,因此学习动力不足,感到学习没劲,盼望着早点毕业,向往社会生活。

(2)学习无望。有一部分学生曾经很努力,但最终很难达到自己理想的目标,一次次的失败让他们失去了信心,因此变得破罐子破摔。

(3)家庭因素。有些青少年由于父母离异或遭遇家庭变故,变得情感孤僻,缺乏温暖,于是在外广交朋友,寻求刺激。这时一旦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诱惑,就很容易导致厌学,甚至辍学。

青少年心理问题有哪些(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1)

2.教师可以采取的措施

(1)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可采取内部动机开启与外部动机诱导相结合的方法,注意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强化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对知识价值的认识。

(2)成功强化。首先,要经常为他们创设成功机会,让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获得表现的机会,以扬其所长,抑其所短。其次,为他们降低学习目标。只有低起点、慢步子、分层次才能让学生容易达到,也能让他们察觉到自身的进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最后,要对学生进行及时奖励,使他们心理获得积极的满足感与自豪感。

(3)情感补偿。教师对有厌学情绪的学生应该倾注更强烈的爱,因为他们往往是情感饥渴者,要想办法建设班集体这一温暖的大家庭,让他们能融入到情感丰富的学习生活中来。

青少年心理问题有哪些(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2)

二、人际关系不良

1.与同学的交往。有些青少年,性格偏内向,很少与同学主动交流,对集体漠不关心,存在严重的人际交往障碍。有的学生,则是出于自卑心理,不愿与人交往;有的学生,因为家境殷实,受父母权势影响,优越感十足,在同学面前骄横跋扈,久而久之被其他同学边缘化;还有的学生,对人过分冷漠 ,往往对同学没有同情心。身边有同学遇到伤心事或挫折,就会在旁边冷嘲热讽,好像看到别人伤心痛苦会让他感到快乐。

2.与教师的交往。主要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过多地干涉学生的业余生活和正常交往而引起的困惑和烦恼,以及某些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了压仰心理和攻击行为。

3.与父母的交往。主要表现在缺乏理解、沟通。很多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偏重智力开发而不顾其心理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对他们提出过多的苛求,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一方面,青少年正处于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随着实践范围扩大,他们能积极地用自己的内心去体验世界,觉得“自己已长大”的独立意识增强,而父母对子女缺乏必要的理解;另一方面,青少年智力逐步成熟,开始产生对自己的独特探索,自尊心增强,个人隐私增多,父母又极少与之沟通,因此与父母之间就像隔了一道屏障。再就是有的家庭关系不和,容易对学生造成心灵伤害。针对这一现象,作为教师应给予学生人性的关怀与帮助。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