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是历史学教授,在父亲的影响下,他自幼阅读各类史学书籍,对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考上大学后,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历史系,教历史、编历史教科书、出版历史教学学术论著,一生与历史为伴。他就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原副总编辑苏寿桐。
苏寿桐参与编写了新中国第一套中小学历史教材。这套教材影响深远,至今仍有很多内容被国内历史教科书所采用。
苏寿桐
从小喜爱历史
几经波折学始成
1923年4月7日,苏寿桐出生于温州瑞安城关。生逢乱世,想安安稳稳地完成学业也是一种奢求。苏寿桐的求学生涯正是如此,几经波折,几番休学、复学,方才完成学业。1936年,苏寿桐从瑞安中心小学毕业后便进入瑞安中学读书。由于父亲担任浙江大学历史系讲师,他随家庭迁居杭州,又转学到杭州安定中学念书。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苏寿桐的父亲安排儿子回到家乡再次入瑞安中学借读。读了1年书后,苏寿桐生了一场大病,不得不休学。这段时间,父亲就在家里指导儿子读书。“或许正是在那段时间,我才对历史真正产生兴趣。”苏寿桐回忆说,每次父亲给他讲历史故事、历史人物时,他总会为他们的遭遇亦喜亦悲。
1942年,19岁的苏寿桐考上了从上海迁往福建建阳的暨南大学,缘于父亲的影响,他选择了历史地理专业。1944年暑假,苏寿桐返回瑞安,没过多久,瑞安沦陷,交通被阻,他不得不留在家乡,在简易的瑞安师范学校和城南小学教书。1945年日本投降,他才得以回到学校继续学业。1947年,苏寿桐大学毕业,他的论文《孟子思想研究》受到导师王庸教授的赞扬。
苏寿桐(第二排右二)读书时与同学合影。
教学经验丰富
而立之年编教材
在暨南大学读书时,苏寿桐就参加了学生运动,是领导小组的核心成员。
大学毕业后,他被上海地下党推荐到上海储能中学参加中国共产党,并在该校任教,后又调至文化中学任教。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储能中学与新建中学合并,苏寿桐任合并后的新建中学党支部书记,后又任校长。当时全国各中小学使用的教材比较杂乱,有些是把苏联的教材翻译改编过来使用。1953年,中央教育部门开始筹划编写新的教科书,因为苏寿桐历史学功底扎实,又有丰富的历史教学经验,深受上级赏识。某天,他遇上一个熟人,那人劈头就说:“中央要调人了,你知道吗?”苏寿桐一脸茫然,那人又神秘兮兮地说:“听说调的人就是你呢!”第三天,苏寿桐接到上海市教育局的电话,他急忙来到教育局,人事处处长对他说:“中央要调你去编全国中小学教材,一个星期后到北京报到吧。”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苏寿桐和著名史学家巩绍英、邱汉生等共同编纂了新中国第一套以马列主义史学理论为指导的中小学历史教材。在这套教科书中,苏寿桐亲自执笔编写了初中《中国近代史》和部分高中《中国近代史》,这套教材出版后深受好评,后又被外文出版社译成多种外国文字在海外发行。
学术功底扎实
以史为据还原貌
20世纪60年代初,《历史研究》杂志发表了一篇有关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的文章《忠王不忠》,作者是戚本禹,他在文中批判李秀成是叛徒。苏寿桐深感不平,写了《略论李秀成》一文并发表在1964年第四期《历史研究》上,对戚本禹的观点进行了反驳,为李秀成正名,引起学术界的瞩目。随后,他还写了关于洪秀全问题、北京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的反帝性质等多篇学术论文。这些论文在得到学术界肯定的同时,却也给苏寿桐招来了麻烦。“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因“保叛徒”等罪名被关了起来,随后又被下放到安徽凤阳教育部“五七”干校劳动。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苏寿桐被任命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主任,负责组织编写拨乱反正后的一套新中小学历史教材。苏寿桐在吸收各方意见后,执笔写了《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和教材中的几个原则性问题如何处理的初步意见》,经中央领导部门批准后作为新教材的编写体系、内容和观点的依据。《初步意见》中包括了当时史学界的一些重大原则问题,如对“儒法斗争”的处理、对孔子的评价、对农民战争的正确评价等。这套教材从1978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使用,直到1993年才被新一轮教材所代替。
锦州中学
锦州中学(www.lnjzzx.com)的网站信息!锦州中学坐落于锦州市之东,历史悠久,享有盛誉,始建于...(165)人阅读时间:2023-04-28海宁市区新增一所高中!共6个班!今年开
海宁新闻网...(189)人阅读时间:2023-04-282021年海宁市各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揭晓
2021年6月25日晚,我市六所普通高中录取工作顺利完成 今年我市普通高中计划招生3050人,提前...(83)人阅读时间:2023-04-28北大等高校名师齐聚海高!这场学术高端
4月20日上午,全国教育名家引领县域教育发展暨海宁市高级中学学术高端论坛开幕。来自北京...(94)人阅读时间:2023-04-28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福宁路校区今日揭牌
4 月 18 日上午,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 福宁路校区 揭牌仪式顺利举行! 参与本次揭牌仪式的领...(144)人阅读时间:2023-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