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现代快报】镇校之宝丨百廿南农“藏”着2000年前的“煎饼锅”

时间:2022-11-30 01:44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现代快报】镇校之宝丨百廿南农“藏”着2000年前的“煎饼锅”


编者按:南京这些学校的  镇校之宝  你都知道吗?2022 年,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等 8 所学校迎来 120 岁生日。

120 年栉风沐雨,8 所学校在历史中流淌、奔腾,一批批学子从这里走出,它们也见证着一个个重大历史节点,培养出一代代杰出人才。

现代快报推出 8x120,镇校之宝大揭秘  系列报道,将 8 所学校 120 年深厚历史,用现代新颖的方式,重新  打开 ……

【现代快报】镇校之宝丨百廿南农“藏”着2000年前的“煎饼锅”

11 月 20 日,南京农业大学举行建校 120 周年庆祝大会。今天,我们再次走进这座百廿学府,追溯中华农业文明的历史进程。

7000 多年前的碳化种子,6000 多年前的石器、石刀、石斧 …… 一座博物馆,带你上溯中国农耕历史文化脉络。刀耕火种、稷黍稻粱,石碾铁镰、耕耘稼穑,这就是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它坐落于南京农业大学内。

【现代快报】镇校之宝丨百廿南农“藏”着2000年前的“煎饼锅”

△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

这里“藏”着 2000 年前的“煎饼锅”

农博馆的藏品,包括古代农业生产工具 1000 余件、原版古农书 346 部 3000 余册、古代农业生活和文化用品、古代农业作物和动物标本,以及国内和国外各类土壤标本等等。

汉代煎饼锅被推选为  当家宝贝 。它学名  铁鏊 ,是汉代用来烙饼的。三只脚支起了扁平的圆形锅面,全身上下累积了两千年的斑斑锈迹。

【现代快报】镇校之宝丨百廿南农“藏”着2000年前的“煎饼锅”

△汉代铁鏊

铁鏊为铁质的烙饼炊具,俗称鏊子或鏊盘,平面圆形。古人将柴火放在锅底加热,然后将和好的面团摊在上面做成面饼,制作类似今天煎饼一样的炊饼。

为什么说它是  镇馆之宝 ?南京农业大学教授、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常务副馆长卢勇介绍,这是因为它承载的  信息量  非常大, 这件铁鏊就是今天煎饼锅的前身。它告诉我们,西汉时期,我们的铸铁技术已经非常先进,能把这口锅铸造出来,带来饮食方式的变化。

【现代快报】镇校之宝丨百廿南农“藏”着2000年前的“煎饼锅”

△其他农业生产生活用具

从粒食到面食,是饮食史上的一大进步,也体现了我国饮食的不断进步。这件汉代铁鏊,是时代的见证者。

中国古代农业的百科全书《齐民要术》

除了来自汉代的  煎饼锅 ,在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里,还  藏  着另一件宝贝,就是一套 8 本的明嘉靖马直卿刻本《齐民要术》,距今已有 500 多年历史。这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农书,全国只有两套,一套藏于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另一套藏于上海博物馆。目前馆内展示的是清刻本《齐民要术》。

【现代快报】镇校之宝丨百廿南农“藏”着2000年前的“煎饼锅”

△《齐民要术》

被誉为  中国古代农业的百科全书  的《齐民要术》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全书 10 卷 92 篇,系统地总结了六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劳动人民农牧业生产经验。

《齐民要术》作者是北魏时期的农业科学家贾思勰,经历了北魏的衰落的他认为农业非常重要,是经济的基础。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