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明年施行 将带来什么改变?

时间:2022-10-09 09:45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自明年1月1日起施行,提出电子证照全国范围内互信互认

  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将全面推广

  国务院颁布《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提出除涉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发生重特大事故或者举办国家重大活动,并报经有权机关批准外,不得在相关区域采取要求相关行业、领域的市场主体普遍停产、停业的措施。

  《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将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醋蛉赵诠�新办吹风会上表示,《条例》的出台填补了优化营商环境立法的空白。

  宁吉�慈衔�,《条例》把近年来有关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措施、经验做法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把政策提倡、工作要求和实践做法变成全社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制度规范,将更好地稳定各类市场主体的预期,提振市场主体信心。

  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部分)

  市场主体保护

  ●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应当公开透明、公平公正,依法平等对待各类所有制和不同地区的市场主体,不得以不合理条件或者产品产地来源等进行限制或者排斥。

  ●禁止在法律、法规规定之外要求市场主体提供财力、物力或者人力的摊派行为。市场主体有权拒绝任何形式的摊派。

  ●国家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推动建立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健全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和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市场环境

  ●企业申请办理住所等相关变更登记的,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办理,不得限制。除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外,企业迁移后其持有的有效许可证件不再重复办理。

  ●对政府性基金、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涉企保证金以及实行政府定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实行目录清单管理并向社会公开,目录清单之外的前述收费和保证金一律不得执行。推广以金融机构保函替代现金缴纳涉企保证金。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授信中不得设置不合理条件,不得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设置歧视性要求。

  政务服务

  ●需要市场主体补正有关材料、手续的,应当一次性告知需要补正的内容;需要进行现场踏勘、现场核查、技术审查、听证论证的,应当及时安排、限时办结。

  ●国家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一网通办”。

  ●国家建立电子证照共享服务系统,实现电子证照跨地区、跨部门共享和全国范围内互信互认。

  监管执法

  ●针对同一检查对象的多个检查事项,应当尽可能合并或者纳入跨部门联合抽查范围。

  ●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按照鼓励创新的原则,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实行包容审慎监管,留足发展空间,同时确保质量和安全,不得简单化予以禁止或者不予监管。

  ●开展清理整顿、专项整治等活动,应当严格依法进行,除涉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发生重特大事故或者举办国家重大活动,并报经有权机关批准外,不得在相关区域采取要求相关行业、领域的市场主体普遍停产、停业的措施。 据中国政府网

  焦点1

  《条例》有哪些主要内容?

  7章、72条,重点围绕5大方面提出解决方案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