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历史教学(中学历史)

时间:2022-08-25 03:34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导读 大家好,小衣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中学历史教学,中学历史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炎帝,神农氏(有说为神农后

中学历史教学(中学历史)

大家好,小衣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中学历史教学,中学历史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炎帝,神农氏(有说为神农后人)部落首领的名称,姜 姓 ,因以火德王,故称炎帝,是中国传说时代(或称上古时代),约西元前三、四千年,今陕西、湖北一带姜氏族部落的共主,据传出生於烈山,所以炎帝之后又称烈山氏。

2、传记姜氏族为西戎一支,原为游牧民族,很早期便由西方进入中原。

3、而当时在今陕西与河南交界处,居住著以蚩尤为首的九黎族(有说独苗族),双方因部落发展而发生长期冲突,炎帝不敌而退至今河北省一带。

4、据说因「炎帝欲侵淩诸侯」,后又与轩辕氏族姬姓之黄帝进行三次激烈的战役,此次被认为是华夏民族第一场大规模的战争,称为阪泉之战 (阪泉,一说北京延庆境内的阪泉村)。

5、面对著统领熊、罴、貔、貅、貙、虎为图腾部落的强大对手,炎帝终告不敌,与之结盟并归顺之,黄帝以胜利的姿态结束了这场战争。

6、炎黄联盟不断扩展,归顺之部落越来越多,但蚩尤始终不服,大战一场在所难免。

7、蚩尤带领著九黎,与联盟大战於涿鹿(今河北省涿鹿村),是为传说时代的第二场战争,称为涿鹿之战。

8、最后蚩尤被打败。

9、从此姜氏族便与黄帝在中原安定下来了。

10、「炎黄子孙」一词,则为人们对中华文明的始祖炎帝和黄帝的追溯和尊奉。

11、炎帝是中华民族公认的人文始祖之一,也称神农氏。

12、传说中的古帝,姓姜,由於以火得王,所以称为炎帝。

13、大概其执政时间早於黄帝,所以《史记》云『轩辕之时,神农氏衰。

14、』但是所谓『氏衰』并非指神农本身,而是指他所在的部落。

15、《帝王世纪》云:『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女,名女登;为少典妇,游於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

16、人身牛首,长於姜水。

17、有圣德,以火得王,故号炎帝。

18、初都陈,又徒鲁。

19、又曰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

20、』 炎帝一生有五个方面的贡献:第一,用木材制造两种翻土农具,教农民垦荒种地。

21、第二,发明农业,种植粮食作物。

22、第三,从前人们没有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炎帝时才开始制造出来。

23、第四,炎帝时发明纺织技术,使赤身裸体的人穿上了衣服。

24、第五,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

25、尝百草是为了知道百草的药性,进而发展用草药治病的技术,炎帝也因此贡献了伟大的生命。

26、炎帝在我国民间被尊为农业之神、太阳之神、医药之神,与黄帝共同被尊奉为华夏人文初祖。

27、传说因为在炎黄时代并未有完整文字,故多为口耳相传之传说。

28、而有关炎帝的传说也有不少。

29、但亦有古籍用神话般的形式提及到炎帝的一些事情。

30、《易经‧系辞》「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

31、」《白虎通》「古之人皆食禽兽肉。

32、至於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至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

33、《太平御览》引《周书》「神农耕而作陶」。

34、《史记‧补三皇本纪》「神农始尝百草,始有医药」。

35、《世本》「神农和药济人」。

36、《淮南子》「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一日而遇七十毒」。

37、炎帝之先祖古籍记载,在黄帝之前,神农氏活了五百岁。

38、现代学者普遍认为神农氏是一个氏族,与黄帝合并之前,在黄河流域已经发展有一个农业民族在生活,并已有五百年的历史,他们已进入原始社会的末期,当时有相对较高的文化水平。

39、而所谓燧人氏、伏羲氏、有巢氏和神农氏,其实是指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四个不同进化阶段。

40、 而神农氏相传姓姜,这或许显示其曾以羊为主要肉食(有说因为生於姜水),并显示仍依存有母系社会的传统,羊加女合二为一(另姬、姒、姚、嬴都有此特徵)。

41、炎帝之后人炎帝被打败后,部落分散了,部份被赶出中土,部份受黄帝所统治。

42、被赶的神农部族,文化水平本来较黄帝部族为高,但因为其后来远处偏远之山间,日久之后,文化并无进步,抑且退化,反而成为了化外之民。

43、鄂、湘、贵间均有苗族生活,因先祖以务农,故而见称,因此有人认为他们是神农部族之后。

44、湖北西部山区,也有一地称为「神农架」,或许亦与此有关。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