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适应未来的工作应加强人力资本教育健康投资

时间:2018-10-20 02:51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本报记者 刘慧

  近日,由世界银行、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主办,深圳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2019年世界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在深圳举行。“在全球经济持续增长、贫困率处于历史最低水平之际,人们容易因自满而忽视迫在眉睫的挑战,其中最重要的挑战之一即未来的工作,这也是报告的主题。”世界银行行长金墉在报告的前言中画龙点晴。

  创新和技术在改变着世界,但与之相伴的是人们对失业的担忧。尽管1930年约翰·凯恩斯称“技术将在100年内引领人类进入一个悠闲而富足的时代,想获得满意的生存状态只需要每天工作三小时就足够了”,但时隔88年之后的今天,人们还在担忧“机器正在争夺工作机会”。

  创新的步伐越来越快,技术正在创造机会,人们的工作也在发生变化。报告提出,几十年如一日从事一份工作或就职于同一家企业的时代正在逐渐消失,在零工经济时代,工人在职业生涯中可能从事多种工作,这意味着不得不终身学习。发展中国家为了确保在未来经济中的竞争力,必须怀着强烈的紧迫感投资自己的人民,特别是投资人力资本的基石——健康和教育,从而利用技术的收益并降低技术严重的破坏性影响。

  技术进步为创造新工作提供了机会

  创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使人的寿命得到延长,基础医疗服务和教育得以普及,但人们对未来的担忧依然存在。“这种令人担忧的情景基本上是不存在的。”报告中写道,自动化导致一些发达经济体和中等收入国家制造业领域工作岗位流失,但技术进步为创造新的工作岗位、提高生产率及提供有效公共服务提供了机会。

  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办公室局长詹思敏表示,发展中国家工业就业在就业总量中的比例呈现上升的趋势,但很多工人仍从事生产率很低的工作。“西方的工业就业在下降,东方的工业就业在上升,但全球的劳动力总量呈现上升趋势。”

  世界银行在报告发布之前,与中国智库保持了沟通和交流。作为报告的专家组成员,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常务副主任贡森表示,“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主要通过国际合作、国际比较推动全球的发展知识完善。在可持续发展的议题下,各国都是发展中国家,包括美国在内,新工业革命、新技术革命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报告显示,从1999年至2016年期间,取代重复性劳作的技术变革估计同时在欧洲创造了2300多万个工作岗位。来自欧洲国家的证据显示,尽管技术可能取代在某些岗位就业的工作,但总体上技术扩大了对劳动力的需求。技术进步不仅直接在技术部门创造工作岗位,也通过在线工作或零工经济促进创造就业岗位。在发达经济体,需要高技能认知技能的工作、要求具有灵活性的低技能工作类型的就业增长速度最快。高技能工人从技术变革中受益,而低技能工人特别是从事手工工作的低技能工人似乎处于劣势。在博茨瓦纳、蒙古、越南等国家,常重复认知性技能的应用也增加了。技术也在变革生产过程、挑战企业的传统界限并扩张全球性的价值链。

  报告显示,在当今人力资本投资最低的国家,未来劳动力的生产力仅为其享有全面健康并接受高质量教育时所能达到的生产力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我们需要新方法以投资人力和保护人力,无论其就业状况如何。希望各国政府更好地照顾其公民,实施全面的、最低保障水平的社会保障。通过推行正确的改革,比如在全球范围内改革税收政策等,可以实现这一目标。投资人力资本不仅是各国卫生部长和教育部长应当关心的问题,也应当是各国元首和财政部长的首要任务。”金墉在报告中称。

  人力资本是包容性增长的驱动力

  人力资本是包容性增长的驱动

  力,由知识、技能和健康组成,给个

  体、社会与国家都带来了丰厚的回

  报。人力资本差异对下一代工人的

  生产率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世界

  银行启动了人力资本项目,人力资

  本指数旨在强调健康水平和教育成

  果的提高将如何塑造下一代工人的

  生产率。在有统计的157个国家和

  地区中,中国人力资本指数排第46

  位,得分为0.67。儿童作为未来的

  劳动者,获得了较好的医疗保健和

  教育机会,但教育质量仍有改善的

  空间,特别是在农村地区。

  □□□□□□□□□□(下转3版)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