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前教育 >
福州大力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作

 

海峡教育报讯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十九大报告 首提“幼有所育”,强调“努力让每个孩子 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让 更多孩子在榕城同享公平而有质量的教 育,满足人们对学前教育资源日益增长 的需求,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学前教育 普及、普惠工作,实现学前教育跨越式发 展,让百姓从“有园上”到“上好园”,从 “学位难求”到“家门口上优质园”的希冀逐步变成现实!

顺应群众愿

满意百分百

学前教育事关千家万户,优 质普惠的学前教育是人民群众 的共同期盼。今年以来,市教育 局围绕市委中心工作,积极响应 群众关切,学前教育普惠工作卓 有成效。市人大常委会今年对 我市学前教育工作进行的满意 度测评结果显示,我市学前教育 普惠工作中的坚持政府主导大 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健全学前 教育经费投入、科学规划布局、 多渠道建设普惠性幼儿园、加强 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幼儿园教师 培训机制等6项测评结果全部为 “满意”。

晋安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幼儿园,幼儿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童印篆刻。受访者供图

一段时间以来,幼儿园“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成为群众反 映的难点问题。为补齐我市教 育事业短板,加快构建高质量学 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去年以来 我市新增公办学额4900个,今年 秋季起还陆续有20所幼儿园投 入使用,预计新增班级数177个、 新增公办学额5000多个。同时, 启动了《福州市普惠性民办幼儿 园管理办法》和《福州市政府购 买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育服务 暂行办法》的修订工作。市教育局还组织召开普惠 性幼儿园家长意见征询会,充分 听取家长意见建议,认真研究, 切实抓好落实。

创新出新招

普惠红利多

满意度测评后,我市在学前教 育工作上继续稳扎稳打,加大投入 增加学位,让“园好上”;整合资源, 家门口“上好园”;创新机制,少花 钱“上园惠”,多举措帮扶民办园专 注品质提升。

我市于 2015 年秋季启动了 “政府购买普惠性民办、集体办幼 儿园服务试点”工作,让不少家长 享受到了这一“普惠”红利。目前, 试点工作已由五城区向全市铺 开。今年我市再提高各示范等级 幼儿园生均定额补助,并采取“综 合奖补”的方式购买普惠性民办园 的教育服务,不仅补助金额逐年增 加,奖补项目也不断扩大,同时补 助范围由户籍生扩大到随迁子女 生源。2019年我市预算安排学前 教育发展专项资金达4000万元,比上一年增加2000万元。

温泉街道传初幼儿园,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建构活动。受访者供图

同时,市教育局再“出招”,密集出台政策,扩大资源供给。编制 《福州市中心城区及福州新区幼儿园布局规划》,拟报市政府常务会 议审定,保证专项规划调整应与人口变化同步。制定下发《福州市关 于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福州市城镇小 区配套幼儿园移交规程》,进一步完善配套园建设移交使用机制,确 保配套园建成后及时顺利移交。出台《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社 会力量兴办教育的实施意见(试 行)》,允许利用闲置场所举办民办 幼儿园,盘活闲置资源以解决民办幼儿园寻找场地难的问题,截至9 月1日,全市2019年度新建民办幼儿园共21所,其中民办普惠性幼儿园14所;允许小区配套幼儿园委托举办民办普惠性幼儿园,并针对民办幼儿园审批用地难的问题, 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开展民办幼儿园审批工作。

此外,通过公开招标等形式全面考核社会资本的财力状况、办园 理念、办园规划等情况,为其参与举办普惠性幼儿园创造公平、公 正、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并优先鼓励具有优质办学经历的社会资 本以开设分园等形式,打造连锁品牌。如仓山区引进的华威幼儿园、 晟禾连锁幼儿园等。家住蒙古营 巷的吴芳容告诉记者,家门口的传 初幼儿园系与省直机关事务管理 局联合办园,硬件设施齐全,办学 理念先进,“接送方便,一点也不输 给公立园”。

重量更重质

确保上好园

幼儿园数量多了,并不意味着重“量”不重“质”!首先,在经费上 保障支撑,保证普惠性幼儿园生均 公用经费补助标准,2019年起,普惠 性民办幼儿园参照公办园标准给予 生均每年450元的公用经费补助。

蓓蕾幼园,小朋友们正在擦洗操场上的游乐设施。记者 张人峰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