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全部

  • 全部

分享

名校“硕博”去教中小学生, 是大材小用吗?

发布于:2019-10-28 10:28    阅读次数:

  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而现在,教师要有一潭水才行,只有优秀的人才能教出优秀的人。

  年薪本科生26万元以上,研究生28万元以上,全日制博士奖励20万元,优秀毕业生奖励3-8万元……今年9月,深圳市龙华区教育局发布消息称,区公办中小学面向海内外2020届应届毕业生招聘教师约400人。因给出近30万元年薪,该招聘信息引起热议。最新消息称,此次秋招共吸引海内外超3.5万名应届毕业生报考,最终来自全球62所院校的491人入围体检,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423人,占比86.2%。(10月23日澎湃新闻)

  深圳龙华区发布的这则招聘消息引发广泛关注,不仅在于高薪,还在于高学历。就目前公布的入围名单来看,博士、研究生超八成,其中还有来自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博士。不出意外的话,深圳龙华区将会有来自北大清华的中小学教师。只要这种招聘成为惯例和趋势,哪怕这次没有,出现“博士小学教师”也是必然的事。

  有关北大清华学生,乃至硕士博士当中小学老师的消息,媒体早就报道过。不过此前更多是“据说”,而这一次深圳龙华区以公开招聘的形式,使其成为现象浮出了水面。对此,一个常见的质疑就是“大材小用”。在有的人看来,北大清华一年毕业的学生就那么多,好不容易培养出来一个,结果成了中小学教师,这不是人才浪费又是什么?的确,一方面大量需要人才,另一方面又存在人才浪费现象,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也要防止简单化和标签化。

  判断“博士小学教师”是否人才浪费、大材小用,起码要有两个视野。一是历史视野。很多历史文化名人都有过当教师甚至是中小学教师的经历。二是世界视野。芬兰以教育著称,其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拥有高质量的教师。芬兰的教师门槛很高——一个小学教师,也要具有硕士以上学历。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是否尊师重教,不能只听口号。评价一个行业的地位,有一个重要标尺,那就是有没有吸引到最优秀的人才。连最优秀的人才都不能吸引到,又凭什么说这个行业重要。教育是希望工程,关系和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过去讲,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而现在,教师要有一潭水才行,只有优秀的人才能教出优秀的人。

  诚然,这些年来教师队伍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但对照职责和使命,教师队伍能力提升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尤其是基础教育,更需要第一流的优秀人才。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中小学专任教师中,研究生学历比例仅为3.10%,普通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仅为9.82%。如果教育不能吸引到人才,尤其是优秀人才,又如何承担历史责任?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随着待遇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可以预见的是,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中小学教师的队伍,面对“博士小学教师”,我们也终将会习以为常。

【教育频道】新闻投稿联系电话:0311-89867672,手机:15133198205(微信同号),邮箱:[email protected],QQ:3302533006。获取更多教育资讯,请关注“冀云教育”微信公众号或下载“冀云”手机客户端。

相关教程

韶关市武江区2023年中小学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师训平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

浙江省教师培训管理平台

椒江区2023年招聘中小学教

2023年陕西省西咸新区公办

2023年度安徽省铜陵市铜官

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教育网

湖南教师发展网登录入口

湖南中小学教师发展网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