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小学教育 >

网易助力超三百所学校开设网课班 一块屏幕的故事还在继续

时间:2019-10-28 10:19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新学期伊始,四川省盐边中学校的同学们迎来了一堂不同寻常的“开学第一课”。教室中多了一块屏幕:屏幕的另一端,名校成都七中的老师正在讲解课文;这一端,盐边中学的同学们则在认真听讲,并不时在课本上划下重点。

  像这样通过直播技术引入优质教育资源的授课方式,已经成为了实现教育普惠的新途径,正在走进越来越多的乡村和山区课堂。

  9月2日,网易公益教育项目签约仪式在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中学举行。在网易公益教育项目的支持下,包括盐边中学在内的十余个县、超三百所学校将正式开设网课班,上万学子因此受益。通过网易公益教育平台,同学们将学习来自成都七中等名校的同款课程和美育艺术课程,在名校老师与当地老师的双师教学辅导下,切实提高自身的学习成绩和艺术素养。

  (签约现场)

  全县唯一的高中,教学资源是最大掣肘

  盐边县隶属四川省攀枝花市。这个被重重大山包裹的县城,是市辖范围内经济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属于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盐边中学,则是整个县域范围内唯一一所高中。

  走进盐边中学,六层高的教学楼和400米的塑胶跑道让这所坐落在大山边的学校看起来跟城市里的学校没有太大的差别。真正的差距,体现在教学资源和学生的学习基础上。

  为了更好的学习条件,县城里大多数有条件的学生都会去攀枝花市区上高中,导致盐边中学优质生源流失严重,学生的学习基础普遍较为薄弱。部分学生由于从小缺乏语言环境,听不懂普通话,老师甚至不得不使用当地方言授课。同样匮乏的还有优质的教师资源。在盐边中学任职的老师中,鲜少见到年轻老师的身影。偏高的年龄层也使得老师的教学观念相对陈旧。

  2019年,盐边中学共有175人本科上线,上线比例约占所有高三学生的1/4。

  去年,网易公益教育项目为盐边中学引入了网课,并在高一年级的一个班级中进行试点。48位同学通过自愿报名的方式进入网课班,与屏幕另一端的成都七中学生,共同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和生物6门理科主课。

  网班需要人人都有超人的意志

  “选择网班,就是选择了一条艰苦奋斗的成功之路。”在网课班教室里,张贴着不少具有“网班特色”的标语。的确,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要跟上屏幕那端的进度,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并不容易。

  黄志东老师是网课班的班主任,回忆同学们第一次上网课的场景,他这样形容:“学生们只是看到前端的老师在讲,前端的学生在笑。但是为什么笑,不知道。讲什么,不知道。”让差距更直观的是,跟成都七中用同一张试卷考试,并且把全国161个网课班的成绩放在一起排名。第一次月考,盐边中学网课班的最高分,是成都七中的最低分。屏幕带来的陌生感和恐惧感让同学们无所适从,真实的差距更让他们备受打击。

  同学们的反应在老师们的预料之中。早在网课班开课之前,网易公益教育就对老师进行了培训。围绕可能出现的状况,例如,学生跟不上上课进度,老师由于身份转换产生心理不适等,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指导。

  为了让学生尽快适应网课,黄老师和其他任课老师迅速切换角色,从课堂的主导者转变为教学的辅助者。上课前一天,老师会根据成都七中老师传来的资料,预估学生可能会困惑的难点,帮助学生提前预习。课堂授课结束后,老师还会从作业的情况判断学生不理解的内容,及时讲解知识难点,重新巩固,重新加强。黄老师对网课班学生的要求是:不预习,不上课;不复习,不作业。他说:“网课班不需要人人是超人,但需要人人都有超人的意志。”

  在老师和学生们共同的努力下,盐边中学试点班的成绩稳步上升。在全部161个网课班中,盐边中学试点班的名次从一开始的124名,上升到81名,本科进线率大幅提升。同学们对网课的态度也从一开始的陌生,变成了融入和喜欢。

  一块屏幕,最大化推动教育普惠

  目前,网易公益教育网课班已经进入全国十余个县的超三百所学校,覆盖上万学子。除了平行课程外,网易公益教育还设计了涵盖启蒙教育、素质拓展、生涯规划、国际交流等五大板块的帮扶举措,为欠发达地区的学生提供了一个打破客观条件限制的机会。

  (网易公益教育2022届网课班新生开课仪式)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