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全部

  • 全部

分享

让边疆孩子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东营市教育援疆工作纪实

发布于:2019-10-10 17:05    阅读次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播的重要手段,能为个体提供上升的通道,为一个地区提供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人力资源。东营市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团队进疆开展工作以来,始终将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作为援疆工作的根本使命,教育援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近三年来,东营市援疆工作指挥部累计投入教育援疆资金2.04亿元,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人口素质提高,助力疏勒打赢脱贫攻坚战,教育援疆取得明显成效。

  一座座新校舍拔地而起

  走进疏勒县东营第二希望小学,一座座崭新的教学楼和宿舍楼错落有致,葱郁的草木为学校平添了几分生机,朗朗的读书声在校园里回荡盘旋。据疏勒县东营第二希望小学校长董烨介绍,该校全部由援疆资金投入建成,2018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全校设有6个年级共31个教学班,在校生1689名。

  “每当我说‘我是中国人’时,心中都有一种莫名的高兴与兴奋,甚至想对人炫耀,像一只骄傲的大公鸡一样。我爱我的祖国!”在学校宽敞明亮的绘画教室里,四年级1班的帕太姆·达伍提在画完一幅画后,用稚嫩的笔迹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受益于国家对口援疆政策,像帕太姆·达伍提一样的很多疏勒当地孩子如今都能安心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学习,除了日常的文化课外,他们还能在国学课堂里学习茶艺、书法,进行经典诵读,在宽敞现代的大礼堂里观看演出,在绿草如茵的球场上肆意挥洒汗水……

  据了解,近年来教育援疆助力疏勒县当地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投资1.1661亿元建设牙甫泉镇中学、塔孜洪乡中学、罕南力克镇中学和英尔力克乡中学等4所寄宿制学校;投资4200万元建成东营第二希望小学、第四幼儿园;投资2159万元建设国学课堂5处、高标准录播教室5个、电子阅览室3个,完善高考考点2处,对实验学校、八一中学、第二幼儿园、巴仁乡等11处中小学进行了校园文化和基础设施配套提升,整合优化了全县信息化平台,极大地改善了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办学条件。援疆教师们通过争取后方教育部门支持,为疏勒县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捐赠紧缺的教材、课外读物、玩具、衣服等学习和生活用品,东营市191所学校为疏勒县捐赠爱心图书近30万册,价值约505.3万元;济南市、淄博市、聊城市高唐县、青岛市李沧区、烟台莱阳市参照“东营捐书模式”,动员师生为受援校捐赠图书,助力疏勒县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级评估督导验收。

  为孩子们带来“外面的世界”

  学校硬件设施条件上去了,“软实力”也得跟得上。于是,一批批援疆教师和山东支教大学生前赴后继地来到这里,边疆孩子渴求知识的清澈眸子和每一声稚嫩而热情的“老师好”,在时刻提醒着这些“教育援疆人”不忘初心和使命——让边疆孩子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

  东营援疆教师王梅红在疏勒县东营第二希望小学担任教导处主任,同时还承担三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去年她偶然了解到三年级女孩“小麦”(王梅红老师对她的爱称)是个孤儿,于是,她便像对待女儿一样疼爱“小麦”,放学后把她带回宿舍辅导功课,给她买新衣服、鞋子,帮她梳洗打扮。今年“六一”儿童节期间,王梅红回东营探亲,等回到疏勒后她给“小麦”带了新书包、新裙子,还买了她最爱喝的酸奶,为她补过了一个儿童节。在“小麦”心里,这位远道而来的美女老师是可亲可敬的“山东老师”,更是她的“妈妈”。

  枣庄学院大三学生张悦是大学生支教团的一员,目前在疏勒县第二小学担任一、二年级的美术教师,同时还负责茶道课的授课。由于小时候在西北生活过一段时间,上大学后能来新疆支教一直是她的梦想。她说永远忘不了刚到疏勒时的情景,来之前她做好了条件很差要“吃苦”的准备,没想到这里的各项基础设施都很好,当地孩子们见到他们这些“陌生面孔”后丝毫不羞怯,热情地跑上来抱住他们喊“山东老师好!”

  像这样的“山东老师”还有很多,他们遍布在疏勒县各所幼儿园、中小学和职业学校里。山东有着优质的教育资源,这些从山东远道而来地援疆支教团队的援疆教师和支教大学生们一路跨越千山万水,他们如大漠中的胡杨一样在这里深深扎下根,竭尽所能地在这片离家万里的土地上释放着“光”和“热”。

相关教程

“双减”了,孩子们的课

孩子用手机如何“拿得起

成都东坡小学第三届东坡

小学成绩具有欺骗性:什

成都和平街小学:童心探

孩子入学年龄8月31日是什

多大孩子去幼儿园最好

五年级教孩子写作文技巧

中国教育报:呵护明亮双

小学一二年级看图写话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