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小学教育 >

社会情感教育照亮成长之路

时间:2019-07-24 00:41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原标题:社会情感教育照亮成长之路

社会情感教育照亮成长之路

贵州省盘州市第三小学六年级社会情感课上,学生用彩色丝带表达歉意或谢意,交流沟通越多,红丝带牵起越多。这是教师在社会情感学习项目“化解冲突”课题下的精心设计。

郭晓平 摄

有人形容,当今教育面对着“三独”:独生子女、身为独生子女的教师和同样是独生子女的父母。与此同时,关于人的情感、情商方面的教育却尤为匮乏。12月6日至7日,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主办,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社会情感学习与学校管理改进”项目办公室(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承办的“社会情感教育暨教师专业素养及校长领导力建设”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在研讨会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代表花楠(Rana Flower)代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致辞,教师工作司黄伟副司长代表教育部致辞并作主旨报告,教育部小学校长中心主任兼项目执行负责人毛亚庆教授作了“社会情感学习项目实施及成果”的主题报告。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教师培训机构负责人、社会情感学习项目县的教育局负责人、项目学校校长和教师代表参加了研讨。

整校推进,提升学生社会情感能力

社会情感教育,是当今国际教育领域基于促进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的改革与探索活动,旨在让每一名学生获得有质量的教育。在基础教育中,如何提升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实现对学生社会性的构建,促进学生平衡、协调发展,形成健康的身体、健全的心智、积极情感,构建促进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推进模式,是当前基础教育均衡充分发展必须思考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在中国,作为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开展的教育合作项目,社会情感学习的目的在于引导学校和家庭为孩子创建一个安全、快乐、包容并具有参与性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培养孩子积极地认识自我,形成良好的沟通能力,敢于面对困难并知道如何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

学生社会情感学习内容包括:“新开始”“争吵与和好”“向欺凌说不”“向目标迈进”“喜欢我自己”“人际关系”“改变”等7个专题。项目组目前已开发出每个年级各一册共6本学习资源——社会情感学习是要帮助学生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获得发展所必须的对自我、他人、集体的认知与管理的意识、知识和技能,培养自信心和责任意识,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情感和道德品质。社会情感教育项目主张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家长与学生通过彼此协调、互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因此项目组还开发出培训教材及指导手册,围绕校长、教师、家长能力提升,教学改进与校本课程实施,学校氛围创设和家校合作等方面,推动项目学校实施全面综合变革。

从2011年开始,该教育项目在重庆、新疆、云南、贵州和广西等西部5省份建立试点县,共计有250多所小学作为试验学校,约有14万小学生参与其中。自2016年以来,项目的理念和实施经验辐射至东、中、西部11个省份,有11个辐射县共计500多所中小学校参与实施,20余万名学生受益。

校长引领,创建校内外支持环境

“校长,为什么我的课大部分排在最后一节?我身体不好,学校照顾我一点,让我少一节课都不行吗?”某学期刚开学时,在广西三江古宜镇中心小学校长杨清的办公室里,一名教师大声质问他。学校本就存在教师严重不足、年龄老化、音体美教师缺口大等问题,听到这突如其来的指责,校长杨清心里起了“火”,但他马上压住自己——学校正在实施的社会情感学习项目“提醒”了他:在自我管理和他人认知方面,要正确处理情感、情绪,不让其干扰和影响工作,能设身处地地考虑别人的感受。等这位教师发泄后,他心平气和地与教师对话,很快得到理解与道歉。

研究表明,校长的变革型领导力、教师的教学风格、学校氛围、家长的教养方式,都与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有积极关系。而校长的社会情感素养,主要体现在管理学校的理性思维、调控自己的情绪行为、沟通协调的组织策略和团结师生的精神品质等方面。在社会情感视角下,校长领导力体现为校长首先塑造自身的社会情感能力,制定基于促进学生社会情感能力提升的学习发展规划,在师生中发挥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进而全面推进社会情感学习在学校里的实施。具体包括引领教师、学校和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引领师生有效地教与学,引领创建校内外支持性环境等。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