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小学教育 >

光明日报:青岛如何补齐中小学教育短板

时间:2019-06-28 20:19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光明日报:青岛如何补齐中小学教育短板

  牢记育人初心,厚植教育情怀,善成德政之功!2019年06月02日《光明日报》对青岛教育出台《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十个一”项目行动计划》做了专题报道。

  原文如下:

  “自从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后,孩子扫地、洗袜子、切菜、炒菜样样行,给了我们全家人一次次的惊喜……今天的他,在劳动中一点点总结着自己的生活经验,提高着劳动技能,更逐渐学会了付出与担当。”这是青岛市城阳区第三实验小学二年级学生刘子琦妈妈赵嘉写给学校“十个一”活动的反馈信息。

  2018年11月,青岛市出台了《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十个一”项目行动计划》。“十个一”包括学会一项体育技能、掌握一项艺术才能、精读一本书、记好一篇日记(周记)、参加一次劳动、演唱一支歌曲、诵读一首诗词、进行一次演讲、参加一次研学、参与一次志愿服务。

  “推行‘十个一’的根本目的是改变当前教育‘长于智、疏于德、弱于体美、缺于劳’的现状,我们让‘十个一’项目进课程、进家庭、进社区、进评价,融入学生的成长全过程,旨在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健康体魄、才艺广泛、崇尚劳动的未来合格公民。”青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局长、党组书记刘鹏照对记者说。

  做好顶层设计,改变“德育疏”

  “排演过程中我的内心始终处于煎熬中,为‘受害’的同学,也为我这个‘施暴者’,校园欺凌扭曲人格、践踏人性,必须抵制它的发生!”近日,一场由青岛华夏职业学校学生自导自演的反校园欺凌情景剧《别样芳华》在展演后引起了极大反响,参与演出的2017级学生李文泽如是说。

  “凌晨4点30分,伴着深夜冰冷的细雨,投入到紧张的工作里,卸车、拆箱、分拣、铺桌、烧热水、煮姜汤……下午4:00,终于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带着疲惫的身体和五味杂陈的感受踏上了归途。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2018年11月,来自青岛城市管理职业学校和青岛高新职业学校的100名学生志愿者参加了青岛海上马拉松的志愿服务工作,其中一位志愿者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德育是‘五育’之首,德育的核心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教会他们把实现个人价值与服务他人、服务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刘鹏照表示,做好顶层设计是德育教育的关键,一方面以学校为主导,将12类实践活动作为中小学德育活动的底线,比如要求每一名中小学生都要参加一次模拟法庭活动,零距离感受法律的威严;另一方面通过完善“家长大课堂”“家校合作网”等平台形成家校合力,推进共同育人机制。

  在志愿服务方面,早在2016年,青岛市教育局就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中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实施意见》,从10个方面对中学生志愿服务进行了整体规划设计和具体要求。截至目前,全市已有5万多名中学生通过“青岛志愿者服务网”注册成为志愿者,建立了以班级团支部为单位的基层志愿服务组织1059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志愿服务氛围在校园蔚然成风。

  深化文体教改,消除“体美弱”

  在义务教育领域,只关心学业不重视体育和美术教育,不仅导致“小胖墩、近视眼”的比例逐年上升,更导致很多学生在成年之后缺乏审美能力和生活情趣。为改变这种现状,青岛市教育局先后出台了《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通过深化文体教育改革,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以及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

  “黑白相间的足球,那一场场惊心动魄的足球赛,犹如没有硝烟的战场,深深地牵动着我的心。”就读于城阳区实验小学四年级的李雅祺是学校女子足球队的队员,非常热爱足球,每天下午和小伙伴一起进行足球训练,是她非常开心的时刻。

  青岛是全国足球改革试验区,青岛市教育局以此为抓手,大力推进青少年校园足球的普及力度。以城阳区为例:全区拥有标准足球场105处,已经达到或超过足球发达国家水平,全区中小学足球运动参与率达100%,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优良率检测中,连续五年位居全市第一名。截至目前,青岛市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有131所,居计划单列市之首;青岛市“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已成功举办28届,每年参赛人数近7000人;中小学经常参加各类足球活动人数达20万人,占全市学生总数的20%。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