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小学教育 >

如东南郑教育协作开启空中教研新模式

时间:2019-06-27 17:32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江苏如东,地处古长江入海口的南黄海之滨;陕西南郑,位于长江最大支流汉水流域的巴山北麓。我们山海有约,亲如一家。南郑和如东教育发展各有特色,各有优势;两地合作,有利于我们优势互补,加速发展。

如东南郑教育协作开启空中教研新模式

  长期以来,如东教育持续保持高位发展态势,学前教育经验大市推介,小学质量监测全省领先,中考成绩及优质均衡度大市第一,高考成绩25年全省领先。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综合考核全省前列。特殊教育被誉为“全国特殊教育的样板”。今年2月份,我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经验在全省基教会上现场介绍,《基础教育参考》杂志予以专题介绍。如东教育,是如东老百姓最满意的服务品牌之一,也是如东外宣的一张靓丽名片。在社会发展加速、教育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如东教育能够取得如此令人羡慕的业绩,这和我们走教育信息化之路是分不开的。

如东南郑教育协作开启空中教研新模式

  一、如东教育信息化推进简况

  在教育信息化方面,我们主要做了这样几个工作。一是实施教育装备提升工程。2013年起实施该项工程。两期工程累计投资近2亿元,为所有班级配备交互白板、更新课桌椅;实施网络提升项目,实现了教育城域网万兆环网、千兆到校、百兆到桌面的全覆盖。全县师生告别了黑板粉笔时代。二是发挥了教育装备的最大价值。以县直学校和镇区为单位,我们强化教育装备使用的辅导培训,并通过全员考核(行政先行、骨干跟上、全员过关),确保了全县教师都能熟悉、熟练、常态使用教育装备。省专家组在对我县进行省装备示范县现场评估时,认为“如东的装备投入不是最大的,但是,有限的装备投入,却发挥了最大的使用效益,值得全省推广”。我县成为苏北首家省教育装备示范县。三是促进全县教育资源均衡。全县共建共享数字教学资源,逐周下发、校本加工、个性应用、反馈改进,促进全县课堂教学的均衡优质。全县组建了28个共同体,由教师发展中心相关研训员牵头,实现共同体内以及全县层面“空中课堂”普及化、常态化,实现上课、评课即时互动,既降低了教研成本,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如东南郑教育协作开启空中教研新模式

  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作为国家“精准扶贫”大战略、大布局和大举措的背景之下,2017年11月,如东县教体局与南郑区教体局联合签署《如东南郑教育交流合作协议》,两地15所学校签订了教育对口协作协议,积极打造“苏陕协作·山海有约”教育交流活动品牌。根据协议,我们两地协作很快打开了局面,教师交流、选派等落地落实。但不可否认的是,两地远隔千里,客观上存在一些制约交流的因素。我们通过前期调研,以及对双方教育发展态势的分析,我们发现,开掘“空中课堂”渠道,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可以囊括各个学科,涵盖各个学段;信息互动更为及时,辐射地域更广泛,协作范畴更为宽广。有鉴于此,我们前期进行了大力探索和尝试,通过空中教研,逐步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教育协作模式,也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如东南郑教育协作开启空中教研新模式

  二、南郑如东空中课堂运行简况

  2018年10月29日下午,如东南郑教育结对互助“空中教研”活动启动仪式在南郑区举行,两地“空中教研”交流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开创了苏陕教育协作新模式,为两地教育协作交流架起了一座金桥,促进两地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一)空中迅时互动,协作更有力度

  为做好两地空中课堂对接工作,由我县教师发展中心电化教育科、装备室组成工作组赴南郑调研,实地考察,做好设备、技术保障。在两地教育结对互助“空中教研”活动启动仪式上,南郑区城关小学老师们就通过网络远程观摩如东实验小学老师上课。课后,两地老师通过网络,开展互动评课、深入探讨。继后如东8位教师南郑6位教师,分别就低年级学生阅读教学目标的定位、识字与写字的教学方法、学生朗诵与表达能力训练展开热烈研讨。今年3月,如东实验小学与南郑城关小学举行“聚焦真学课堂·培育核心素养”空中教研主题活动。如东3位老师执教观摩课、1位老师作专题讲座,南郑区近100人通过网络实时观摩了本次教研活动并围绕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如东南郑教育协作开启空中教研新模式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