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25 10:15 |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采集插件 | 点击:次
林语堂等十个语言大师教你怎么学好英语
2016-02-06 10:23 来源:英语老师刘江华 口语 /英语阅读
原标题:林语堂等十个语言大师教你怎么学好英语
关于英语学习方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些学识渊博的语言大家们又有怎样学习秘诀呢,快来看看,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林语堂 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
英语学习观:凡不以口语为基础的人,一定写不出平易自然,纯熟地道的英文
近年国内学英语风气甚盛,无论在中学,在大学,或在自修,多少莘莘学子都在用功夫,日求进益,我想据我个人的经验,谈谈这个中的关系。
四十年前我在德国,听过柏林大学教出来的操华语的德国人,听起来象在北京长大的,但他们都是成年以后才学的;同时我在上海所见到的留过学的中学英文教员,文法冼练极了,分析词句精透了,而说出英文,毫不地道。
有人以为目标在了解阅读,不在口讲,这是把问题看错了,学习英文的目标,只在清顺自然四字而已。
凡不以口语为基础的人,一定写不出平易自然,纯熟地道的英文。前英国首相丘吉尔可算英文大家,他有名的句子:
We shall fight on the hills. We shall fight in the streets. We shall fight blood and sweat and tears.
这是多么矫健的句子!何尝有一个不是小学生所能用的字?又何尝有一字夸词浮句?
中国人写英文,寻章摘句,多用深句,所以才学不好。例如对人十分佩服,你说“I admire him profoundly”,便是古人做文章的做法,因为英美人士并不这样讲,用admire greatly才是自然,而用“I take off my hat to him”,才是真正地道的英文。
你要明白英语言文一致,而骨子里是白话。愈平易自然愈好,愈少粉饰藻丽语句愈好,愈近清顺口语愈好,愈能念出来顺口成章愈好。
中国人写英文,能写到这个地步的就不多,你写出来,外国人念下去象外国人写,就不容易,所以难能可贵,就在这一点。
中国人要写英文,必先淘汰古人“做文章“的观念,才能打稳正当的英文基础。因此我们必须以口语入手 ,才能掌握个中窍门。
大家要注意常用字及口语的用法。英文那个“有“字,当然有have,而口语却是have got ( Have you got any money?) 老外这样说,我们只好这样写!
Forget about it!(算了!)也是一种口语。
You are telling me. (我还得等你说?)也是一种口语。
Not a chance. (绝不会)也是一种口语。
这四个单字got, forget, tell,chance都是极平常的字,而运用在口语中,却是学好英文的最重要的部分!
若是单求长字,生字,看起来文雅好听的僻字,头一步便走错了。所以说善于灵活运用平常的字,是学习英文的不二法门。
薄冰 教育家,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教授
英语学习观:零基础学英语,不同年龄段学习方法是有区别的。
如果我是一个初学英语的小学生,我将多看故事多看画,多听句子多唱歌。语法我不学,完全靠模仿。
如果我是一个初学英语的中学生,我将把好的课文念得正确、流利、烂熟,睡梦中会说出来,作文中会用出来。我还要读课外读物,并用简单的英语向我的同学复述故事的内容。我将学一点基本语法知识,以加强学习的自觉性,但绝不去钻牛角尖。
如果我是一个初学英语的青年,我将尽量结合英语实践(读、听、写、说)先把语法学好。就象查词典一样,我将经常查阅语法书。等我把基本语法掌握后,我将展开大量的英语实践,在实践中通过思考与总结解决疑难问题。同时,我将充分地利用好的词典、参考书,包括较高深的语法著作。
许国璋 著名语言学家
英语学习观:不要总是把阅读的目的放在提高英文上,阅读首先是吸收知识。吸收知识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吸收了语言。
学外语,要眼尖,耳明,嘴勤,手快。只要多读,多记,多讲,多写,自有水到渠成之日。
学习外语,从事语言学研究的人不要把自己圈在只读洋文的狭小天地里,一定要具备良好的国学基础。
光学几句干巴巴的英文不行。不要总是把阅读的目的放在提高英文上,阅读首先是吸收知识,吸收知识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吸收了语言。
陆谷孙 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
英语学习观:“输入”与“输出”;模仿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