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小学教育
【教育界专家专访】北京史家小学校长王欢:大德育追求人性美

 

  历史责任,时代机遇

  由中国网・美育频道,全国学校美育联盟,中国校园舞蹈网,中舞联盟等单位共同推出

  “两会声音”

  “美育――让学生更美”专题报道,这是继2016年两会特别报道

  “两会声音”――“校园舞蹈的春天”系列报道之后的又一次重磅出击

  ――让美育走进学校、走近学生,实现人的心灵教育,美育让学生更美,

  我们在行动…

屏幕快照 2017-03-19 14.10.45.png

  从三尺讲台到五大基地,从四十分钟课堂到星期六课程,从妈妈读书会到爸爸运动队,从各类社团到漫步国博,在和谐无边界的教育时空中,光荣的史家人成为孩子成长最重要的陪伴;从教30 余载,从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成长为北京市特级教师、名校校长、北京市“名校长工作室”成员;在众多头衔中,她最看重的仍然是“教师”这个称号。她就是北京史家小学校长王欢。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说过:“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要热爱儿童。”北京史家小学校长王欢一直把这句话当作自己的座右铭,并身体力行地实践着。热爱儿童、热爱教育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在王欢看来,爱不仅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能力,一种责任。教育综合改革、学区制、课程建设、教师发展、学生成长,这一系列关键词勾勒着史家小学以及史家学区的教育地图。孩子们绽放的笑脸、专注的眼神、创意的表达成为史家校园里让人难以忘怀的校园表情。

  1978 年,王欢以第一志愿考取了北京第一师范学校,3年后,作为首届师范毕业生,她被分配到北京市北池子小学教语文,实现了做小学教师的梦想。当时,“小教”这一职业并不被人们看好,“孩子王”似乎是没有太大前途的一份营生,但王欢并不这么认为,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从小就觉得当老师特别威风”。王欢从心眼儿里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小学教育,热爱学生。每天她早早赶到学校,研究教材,编写教案,乐此不疲。为了上好一节课,她几遍甚至几十遍地备课;为能准确描述课文里有关满地落叶的细节,她特意找一块草甸踩一踩,寻找感觉。年轻的王欢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由于她虚心好学,积极钻研,工作不久就荣获了“北京市东城区优秀班主任”“北京市东城区园丁奖”等荣誉和称号。而这一切成绩的取得,都源于她对教育、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

[视频]北京史家小学校长王欢:美育让学生能够有收获

  作为北京小学教育领域的重要人物和标志性人物,王欢素质高,智商高,脑子灵,反应快,如果她愿意参加一场高水平的辩论赛,无论加入正方或反方,她都会成为最佳辩手。作为老师和教育专家,王欢讲课十分精彩,教书育人的能力超乎常人。多年前她就评上了特级教师。作为校长,王欢熟稔于学校管理、学校文化的提炼,熟稔于学校影响力的提升。她的笑容意味深长,或是开怀的笑,或是温暖的笑,或是平易的笑,都自然而生动。

674.jpg

・美育教育是对教育唤醒孩子对美的追求,对美的感受和创造美的能力

  北京史家小学校长王欢日前接受了全国学校美育联盟记者常青藤美育的采访,在北京史家小学校长王欢看来,美育是对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它唤醒我们看清教育孩子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就是鼓励孩子追求美,感受美和创造美。因此,浅显层面是让孩子有一些思维能力,提起学习的兴趣。深层次是在为人处事、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创造美的能力和感悟美的境界。我们要给予孩子成长规律的认同,不能在拔苗助长中使学生没有成长的根基,因此要等待,要按照孩子成长的规律,让学生有美的感悟境界,教育更多是在等待这个花开。

  北京史家小学校长王欢日前接受全国学校美育联盟记者常青藤美育采访时希望,“我和我的伙伴们一起将史家教育的育人模式,途径和成果进行推广,帮助孩子有规律地成长,让孩子在学校上学过程当中,感受到来自教育的温暖呵护。”

  在王欢校长看来,中国的学校必须对传统文化有传承的责任和使命,因为中国传统文化里承载了更多的美的价值观、审美能力以及对生活美好的追求等等,这样的价值观是特别好的文化财富和精神财富。

65.jpg

  北京史家小学集团有200多个老师共同参与,帮助孩子编写了一套教材叫《中国传统文化博物馆学习课程》有四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