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01 23:09 | 来源:墨客学术 | 作者:墨客学术 | 点击:次
盐城探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新路
以增促减,增出“双减”新成效
新华日报 2021年12月6日
通讯员姚梦
自“双减”工作开展以来,盐城市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工作部署,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文件精神,提高站位、统筹谋划、细化任务、协同联动、压实责任,全面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落实。该市在落实“减”的同时,形成“增”的亮点,以“增”促“减”,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课程增容:构建孩子多彩世界
11月18日,盐城市串场河小学“体教融合”项目启动暨盐城市羽毛球、网球、体能训练基地揭牌。作为“双减”特色课程,“体教融合”承载了该校对“双减”背景下孩子该做什么的探索。
舞狮项目栩栩如生、体能项目生龙活虎、球类项目神采飞扬、武术项目喊声震天……“‘双减’背景下,孩子该干什么?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答案。我们的答案之一,就是加强体育锻炼强化身体素质。”盐城市串场河小学校长赵淑明说,建设“体教融合”项目,就是要努力做到理念、资源、课程、策略四大融合,整体提升学生体育水平。
“双减”工作启动以来,盐城市各中小学利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广泛开展各类特色课程。盐城市新都路小学打造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向新”课程体系,创设“德法与健康、阅读与语言、科学与思维、艺术与审美和STEM与综合”五大体系,贯彻该校“与书为伴,向新而行”的教育主张;盐渎实验学校打造“素养+”特色课程体系,通过学科与社团、家庭、社区相结合等途径,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盐城市康居路初级中学充分挖掘教师个人潜能,鼓励教师结合自身特长,为学生开展各类特色课程。在减负的同时,充实自我全面提升。
课堂增效:帮助学生生发思维
“双减”背景下,课程怎么教?同样考验着盐城教师团队。10月28日,盐城市聚亨路小学举行“骨干教师示范引领,学思融合落实‘双减’”教学观摩活动,数学教师蔡春妹认为,面对学生各式各样的回答,教师要引导学生辨析、比较、验证,激活思维,找到答案。
“我们不认为‘孩子是一张白纸’,孩子有孩子的经验和认知途径,尊重孩子的经验,引导、启发孩子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生发知识,远强于教师直接告诉他答案。”聚亨路小学副校长张新高介绍,该校在“双减”背景下的“三思”课堂增效行动,让学生有思考、有思维、会反思,最终目的是帮助孩子产生学习力,提升综合素养。
让课堂增效,也是盐城市敬贤路实验小学的追求。该校开展“双减”背景下的教学反思活动,要求教师在线提交“每日一思”,学校每月开展一次教学反思活动,总结课堂得失,形成对策;盐城市腾飞路小学全学科推进项目化学习、集群化学习、组团化学习,以课堂为主阵地,从细节入手,低年级强化“双姿”规范,中年级注重思考与表达,高年级关注合作和创新,逐层递进,螺旋上升。
盐城开展课改“校校行、校校评”活动,加强对各学科课堂教学的专业视导与达标指导。深化“学思融通”课堂教学改革,着力转变育人方式,同时实施科学绿色评价,健全科学全面的学业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作业增质:引领孩子畅想未来
11月1日至3日,盐城市第一小学全学科开展“一小好作业”创意作业设计大赛。各学科教师朝着“减负、提质、增效”的教学愿景,开展多样性作业设计,创新火花迸发。
“‘一小好作业’包括托管作业和家庭作业。托管作业由‘晨读、午听、暮写’构成,三部分分别对应口头、听力和书面作业;家庭作业则包括学科项目化作业、劳动作业和体育作业等。每一项作业都有细化的任务清单。”该校副校长蔡绪稳介绍,在他看来,学校布置给学生的任务,都可以用“作业”来涵盖,不必拘泥于何种形式,重点在于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由作业入手,控量增质,是许多学校的选择。盐城市盐渎实验学校创造性建立作业管理机制,通过班级协调员、年级监督员、学校巡查员的“三员”协同机制,确保作业真实“减负”;盐城市串场河小学针对“双减”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推广作业批改“十二式”,让作业变得有趣、有温度,让孩子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打开思路、畅想未来。
“双减”工作开展以来,盐城市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出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管理规定和作业管理常态化督导实施意见,切实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开展作业督导检查。
教师增能:助力教师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