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07 10:16 | 来源:墨客学术 | 作者:墨客学术 | 点击:次
日前,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情况公布。市中区4所学校上榜,其中舜耕小学获特等奖,胜利大街小学获一等奖,十四中学和爱都小学获二等奖,本次所获教学成果奖项涵盖学校德育课程、学校整体变革、育人体系构建、校园空间建设等领域。
浸润习养·多维融合·协同联动
小学“润德”课程育人的校本实践
济南市舜耕小学坐落在大舜耕耘过的古历山脚下,因“舜耕历山”而得名。多年来,在市中教育高位引领下,学校努力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围绕培养“心系家国、身心两健、文明向上、责任担当”的新时代舜耕学子的育人目标,针对小学生品德培养内化体验难、课程资源深度融合难、家校协同推进难等问题,历经十五年探索,形成了“浸润习养·多维融合·协同联动”的小学“润德”课程育人校本实践系列改革成果。《“润德课程”支撑学生生命成长》入选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典型经验,获得教育部“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并进行全国重点推荐。
主要内容
确立了“浸润习养”课程育人理念。强调在环境熏陶、体验感悟、反复实践、内化养成中润养心灵、润美行为、润泽生命,实现学生品德进阶发展。
构建了“多维融合”的润德育人课程体系。从结构优化、贯通衔接、深度学习、切身体验的视角,以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德育指南》专题、校本舜文化主题、校内活动、校外实践等多个维度为主体,建立了结构融、精细融、深度融、贯线融的课程体系。
形成了“共情、践行、内省”并行的多模态育人实施模式。提炼出“沉浸式”“行走式”“内驱式”等操作方式,多模态交互实施,实现学生的自我唤醒、自我确证、自我建构。
建立了多元分责、多点联动、多方协同的推进机制。以教师、学生、家长责任共担为撬动机制;以学校、年级、班级联动为落实机制;以家、校、社协同为保障机制,实现课程在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推进、整体推进。
成果历经课程起步初耕阶段、完善提升续耕阶段、全面实施深耕阶段、推广示范精耕阶段四个发展阶段,从立足“舜耕历山”地域文化,开发“舜文化”校本课程;到建立校园体验中心、开展“舜娃走泉城”研学、设立“校园志愿岗”、实施“微德育”评价;再到创新实施与时代精神相融的“主题式思政课”, 精准完善、动态提升,推动润德课程从特色化、多元化、综合化发展。
成果创新
创生“浸润习养”理念,推动课程整体育人。从滋养学生生命成长的新视角创生了“浸润习养”育人理念,保证了德育课程建设、教学模式构建、教师素养提升、学校治理改进的方向,并为之提供动力给养。
创新“内驱式”等多模态实施方式,落实精准育人。以激发内驱力为核心,创生“创设环境-关注需求-搭建平台-尊重选择-提供支持”赋能运行链,帮助学生建立内在目标、给予自主权、体验成就感,丰盈自我成长的力量。
创建学校、家庭、社区协同联动机制,实现高质量合力育人。建立了决策共商、组织共建、项目共担、资源共享、全员共育、情感共融六大机制,让教育主体联动起来,环节对接起来,资源流动起来,场域贯通起来。
成果成效
学生德行素质全面提高。学生参与乡村助读、爱心捐赠、泉城义工等活动达到98%以上,美德榜样、舜之风采好少年获奖率由50%提高到97%以上,学业成绩检测在全市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