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小学教育 >
“一带一路”上的中外合作故事

 

91f7f6cb4c02a204ecd87f53888c7807.jpeg

图①:中国出口泰国的城轨车辆。

资料图片

图②:位于泰国呵叻府的中泰铁路建设现场。

新华社记者 王 腾摄

图③:“奥特曼”机车。

资料图片

图④:“大熊猫”机车。

资料图片

图⑤:泰国青年纳帕特在“坐着火车看世界”活动现场,展示自己设计的文创作品。

资料图片

图⑥:中老铁路国际客运列车全线通车为泰国城市带来新机遇。图为泰国廊开街景。

新华社记者 林 昊摄

潘旭涛制图

在泰国,每年5月至10月是榴莲采摘的季节。作为拥有200多个榴莲品种的国家,泰国一直非常重视榴莲运输。中老铁路开通后,泰国榴莲进入中国的时间大幅缩短,相较过去海运需要7天、公路运输需要5天,如今的铁路运输只需要3天。运输效率的提升,增强了泰国榴莲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今年,泰国境内的冷链货柜专列成为榴莲出口的主要运输方式。一列列榴莲专列飞驰向前,其中牵引动力最为强劲的莫过于来自中国中车的“大熊猫”和“奥特曼”机车。

在广袤葱郁的暹罗(泰国的古称)大地上,奔驰在铁路线上的机车,穿梭于都市的城轨车辆,中国中车的动力随处可见,为当地带来了繁荣发展的活力。

焕新机车,引来民众“追星”

在泰国车迷眼中,“大熊猫”和“奥特曼”机车是明星般的存在。时间回溯到2013年,当时,为提升铁路运力,泰国国家铁路局与中国中车签订了20台货运内燃机车采购合同。这次采购开启了泰国铁路装备现代化之路。

泰国铁路发展历史久远,可以从1891年动工兴建曼谷至清迈的铁路(今为泰国国立铁路北线)算起。但进入20世纪中后期,泰国铁路建设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机车车辆超长时间服役,列车行驶速度慢,运载能力低。因此,对于新采购的机车,泰国民众充满了期待。

为了回应这份期待,中国中车的设计师们进行了多项“量身定制”。针对既有米轨线路弯道多、转弯半径小的情况,机车使用了高速柴油机、径向转向架等先进部件。考虑到泰国铁路路况复杂,机车采用了能保证良好视野的车窗。为应对炎热潮湿的气候,司机室配置了高性能的空调系统。

2015年,当第一批机车抵达泰国时,泰国当地媒体进行了大量报道。车身明艳的黄蓝色与暹罗大地的美丽风光相呼应,机车造型也更显现代时尚。热情的泰国民众在车站汇聚,只为一睹新车风采,并将机车与中国国宝大熊猫类比,“大熊猫”就成为了该型机车的昵称。

投入运营后不久,“大熊猫”就迎来了“第一考”:泰国北部的甘蔗等农作物成熟后,需要更多的铁路运力将其批量运往港口。中国中车售后服务团队全力以赴,售后服务人员李文龙放弃了过年回家结婚的计划,带领团队共同为机车提供保障,最终顺利完成了运输任务。

优质的机车产品,专业、敬业的服务保障团队,获得了泰方的高度认可,也为未来合作赢得了更多机遇。2020年,泰国国家铁路局决定再次采购50台机车,替代使用寿命已超过40年的既有机车。中国中车顺利中标,这也是泰国铁路历史上最大的单笔整车订单。相较于“大熊猫”机车,该批次的50台机车更为先进,最高时速达120公里,比同轴重机车具有更强的牵引力,搭载的自动防护系统和行车安全监控系统可帮助机车有效应对更加复杂的运输环境,是客运的首选动力。

参与机车试验的项目经理高艳对机车首次到达曼谷站的场景记忆犹新:随着一声鸣笛,机车缓缓驶入,泰国民众挤满了站台,众多的“长枪短炮”摄像设备已等候多时,场面堪比大明星出场。因机车设计与奥特曼“撞脸”,车迷们就亲切地称其为“奥特曼”。

如今,“奥特曼”和“大熊猫”每天运行600到700公里,在泰国铁路所有在用机车中稳占头筹。同时,“明星”热度始终不减,车迷们经常组队去机车所经之地拍照打卡,很多青年男女别出心裁地将两款机车作为拍摄婚纱照的背景。

在机车焕新升级的同时,应用于首都曼谷至清迈、廊开等主要城市的115辆新型铁路客车也投入运营。从2016年投运至今,这些现代化客车一直是乘客们舒适出行的首选。

近年来,绿色低碳成为发展趋势,中国中车积极助力泰国铁路绿色发展,为其研制出一款零排放的电池动力机车。目前,该机车已完成整车调试和试验。泰国国家铁路局局长尼禄对机车运用充满期待,表示该机车是泰国电动机车的示范项目,有利于泰国铁路提供更加高效、安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