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小学教育 >

师范教育,如何为薄弱地区培养“优师”

时间:2023-02-20 15:11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原标题:师范教育,如何为薄弱地区培养“优师”

“我接到老师电话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既庆幸大一时努力换来了好成绩,也庆幸赶上协同提质计划,获得了宝贵的交流名额。”2022年9月,呼伦贝尔学院2021级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周莹与其他专业的4名师范生走进首都师范大学,开始了为期一年的交流学习。

在中西部地区,地方师范院校承担着为本地区培养教师的主要任务,但整体发展水平相对薄弱。为整体提升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办学水平,教育部于2022年2月启动了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同年4月印发的《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进一步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协调高水平师范大学以组团形式,在骨干教师培养、高水平人才引进、学科专业建设等方面对薄弱师范院校进行重点支持。一年过去,该计划实施情况如何,下一步的工作重心在哪?记者进行了追踪。

组团优势互补,力图精准帮扶

按照计划,师范院校以“1+M+N”的组团方式,由10所高水平师范院校牵头,一些省属的较高水平师范院校(M)作为参与帮扶高校,共同对薄弱师范院校(N)进行帮扶,旨在支持薄弱师范院校发展,促进师范教育整体提升。全国共72所师范院校参与计划。

梳理组团情况可以发现,同一组团内部高校之间往往之前就有支援合作关系。如北京师范大学为N校青海师范大学的对口支援高校,首都师范大学为M校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对口支援高校等等。组团遴选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师范院校之间已有的人员和学术交流情况,在已有基础上推进工作。以华东师范大学组团为例。2020年,华东师大便与南京晓庄学院、长沙师范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共同对口支援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丽江师专对外合作交流中心主任王成介绍,组团帮扶的优势在于各校各展其长,促进薄弱校进步。“晓庄学院强在小学教育,长沙师范学院强在学前教育,这些都是落后地区基础教育需要补的短板。”

由于前期工作的积淀,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再次将丽江师专列入,并保持华东师大、云南师大不变,增加江西师大一所M校,以及上饶师范学院和赣南师范大学、云南省昭通学院作为N校。

与此同时,地域相近、交流方便也被纳入考量因素。江苏师范大学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该校作为M校参与华南师范大学组团,最重要的是为毗邻的商丘师范学院提供帮扶。“我们组团按照华南师范大学‘一对多’整体帮扶,山西师范大学重点帮扶忻州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重点帮扶周口师范学院、江苏师范大学重点帮扶商丘师范学院的思路开展工作。”

加强人才建设,服务基础教育发展

“对教研室进行调整,对教材教法进行改进,营造互动的英文课堂环境。”华东师大外国语学院教授朱晓映这样回顾2022年在丽江师专的支援工作。“把脉问诊”时,她发现,同班级学生英语能力参差不齐,因为师资限制,组织教学比较困难,未能完全实行分级教学。

“学校抓得很扎实,老师们也特别投入。但师资学历还比较薄弱,知识架构不够完备,像我所在的外国语学院绝大多数是硕士学历。因此我请华东师大的老师来做教师个人职业发展方面的规划,希望当地老师们能够从长远角度提升自己。”朱晓映说。

“现在博士招生考试竞争非常激烈,如果没有定向招录,地方师范院校老师提升学历层次很难。”王成介绍,丽江师专已有七名青年教师到华东师大攻读博士。“他们的方向集中在教育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带动整个师资队伍的质量提升,对师范生培养质量帮助非常大。”王成说。

“作为西部民族地区师范院校,阿坝师范学院长期受地域等条件限制,高层次人才引进难。”阿坝师范学院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焦安勤说,“协同提质计划为我校快速提升人才队伍质量和水平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在北师大组团高校的大力支持下,每年定向培养一定数量的师范教育专业博士生,每年派出一定数量的优秀教师作为访问学者,进一步提升专业素养及教育方法。通过‘内培外引’,不断改变人才队伍结构。2022年,我校共引进博士7名;在读博士72名。”

“希望在读期间,借助北师大丰富的资源和优质的平台,努力提升个人专业知识与学术水平;同时,通过旁听专业课程,汲取创新型教学理念,探索符合青海师范大学学生学情的新模式。”青海师大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教师祁莉莉如愿赴北师大攻读博士学位。与此同时,北师大还联合培养青海师大本科生60名,为受帮扶院校学生提供高水平师范教育。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