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小学教育 >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景中:提升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思考

时间:2022-12-08 09:18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进入“十四五”时期,我国基础教育踏上了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国家高度重视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把信息化作为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采取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有力促进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我国基础教育线上学习平台——“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以下简称“云平台”)于2020217日正式开通;教育部在总结云平台运行服务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与应用方案》,并将云平台改版升级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以下简称智慧教育平台),于2022327日正式上线运行。平台设置了德育、课程教学、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课后服务、教师研修、家庭教育、教改经验、教材10个版块, 资源总量已达到3万多条。其中,学科课程资源近两万课时,覆盖各年级各学科,涉及30个教材版本、440册教材;课后服务版块注重服务双减,设置了科普教育、体育锻炼、研学实践等栏目,着力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锻炼需求。

智慧教育平台上线以来,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居家学习、服务“双减”、促进优质资源共享三方面都有显著效果。特别是为广大农村地区免费送去了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为促进教育公平发挥了重要作用。数据显示,平台上线以来日均浏览量超三千万,资源好评率达85%,学校、师生和家长普遍反映平台界面清晰、使用便捷、内容丰富、应用流畅。

智慧教育平台的成功上线,无疑是我国基础教育现代化征程的标志性进展。那么,接下来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呢?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在接受《瞭望》采访时表示,将从“持续丰富平台资源”“不断拓展平台功能”“大力推动平台应用”三方面努力,提升基础教育的信息化应用水平,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对此,笔者深表赞同。

智慧教育平台理应成为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中优秀资源汇聚的中心、先进技术发展优化的平台、落实教育技术有效应用的国家队和主力军。下面结合这三个方面谈谈体会和期望。

一、持续丰富中小学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提高资源的交互性。

教育资源问题特别是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问题,是教育信息化中被高度关注的核心问题。经过多年的建设积累,我国数字化教学资源极大地丰富了,但是,优质教育资源依然紧缺,资源的质和量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例如:目前智慧教育平台上提供的资源中,绝大多数缺乏交互性,只有单方面的信息传递。电子教材上看不到用户能够参与控制的动画,仅仅是印刷书籍的屏幕复制;数学作业环境提供的画板,能够制作的图片十分有限,不能支持课程标准中“数学实验”的需求;科学、物理、化学的课程资源中,缺乏生动的实验演示;信息技术课程的有关资源,没有基本的编程环境。

高质量的交互性教育资源,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轻松地掌握要点难点,有助于“双减”政策的落实。同时,也能减轻教师备课和答疑等教学工作负担。20世纪80年代,这类交互性教学资源就已经出现,发展到今天已属于很成熟的教育信息技术。我国不少教师几十年来也创作了不少具有交互性的高质量的课件。积极稳妥地实现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有效机制,把更多优质教育资源组织应用起来,这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重要措施。目前,中央电教馆的中小学虚拟实验教学服务系统已经上线运行两年多,评价良好。期望这些优质资源早日接入智慧教育平台,让更多的孩子在学习中获得更大的快乐。

二、不断拓展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功能,提高资源的适切性。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