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小学教育 >

教育部重磅发布!“浙”十年 浙江教师队伍建设成绩单来了

时间:2022-09-19 13:22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9月6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教育这十年”“1+1”系列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发展成效。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汤筱疏作为全国唯一省份代表在会上发言,从突出思政政治铸魂、优先办好师范教育、积极推进机制创新、扎实落实服务保障等四方面介绍了十年来全省教师队伍建设的做法和成就。

  “浙”十年,浙江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发展成效如何?一起来看“成绩单”——

  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汤筱疏在“教育这十年”“1+1”系列发布会上的发言原文如下——

  非常荣幸,能参加教育部云发布活动,与大家交流浙江这十年教师队伍建设情况,也非常感谢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浙江教育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优先谋划,积极创新,全力保障。

  “浙”十年,我们突出思想政治铸魂,坚决把准队伍建设方向。一是全面加强党对教师工作的领导,实施“抓院促系、整校建强”工程,全省高校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书记配备率达98.47%。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先行先试,现已覆盖2725所学校,占公办学校的47%。二是持续强化教师思政工作,建立分层分类的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探索大中小学一体化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新机制。高校思政课教师配置比例从1:690提高到1:340。三是系统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打造29个国家和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建成90个省师德涵养基地,每年表彰教师6万余名。累计派出援疆、援藏、援青、援川等“组团式”支教教师3093名。

  “浙”十年,我们优先办好师范教育,着力夯实教师培养基石。一是强化高水平师范大学建设,全省46个师范本科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占入选专业总数的19%。二是深化师范专业招生改革,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专业通过学考、高考、面试“三位一体”招收占比超过85%。三是优化优秀师资供给模式,开展本科和硕士层次复合型高中教师培养试点。通过实施中小学教师定向培养计划,为农村学校输送3500多名优秀师范毕业生。

  “浙”十年,我们积极推进机制创新,全面激发教师队伍活力。一是实施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从2016年先期试点到2019年覆盖所有区域和学段。赋予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更充分的编制和岗位统筹权,全省每年1.5万名中小学校长教师跨校交流。二是扩大学校用人自主权,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实现高级教师及以下职称的自主评聘全覆盖。全省中小学正高级岗位比例提高到2%,高中高级岗位比例提高到42%。三是探索政策引导新机制,“定向推荐、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特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特岗制度,极大鼓励和留住优秀教师扎根山区海岛学校,助力乡村振兴和教育共富。

  “浙”十年,我们扎实落实服务保障,持续提升教师质量水平。一是队伍内涵素养明显提升,现专任教师规模达到70.6万名,十年增幅26.9%。省部级以上高层次人才达到3545人,十年翻了两番。二是保障和培训体系全面强化,全省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依法落实到位。构建“覆盖全员全程、实施分层分类、过程可溯可感”的教师培训体系,落实教职工工资总额的3%和日常公用经费总额的10%的“双保障”培训经费,每年中小学教师选学培训超过160万人次。三是服务管理体系变革重塑,开发使用新教师准入查询、职称评审、评优评先等数字化多跨应用场景。建成830个网络名师工作室,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累计上线5.9万个课程资源。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