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小学教育 >

推进依法治理 各地自有妙招(组图)

时间:2022-07-02 20:27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采访组第一组记者们在西昌市龙眼井法治文化公园内,拿起手机拍下象征“法治”的镂空雕刻

 

采访组第一组记者们在西昌市龙眼井法治文化公园内,拿起手机拍下象征“法治”的镂空雕刻

采访组第二组记者在宜宾麻乡村采访“法治委员”

 

采访组第二组记者在宜宾麻乡村采访“法治委员”

采访组第三组记者参观汶川中学法律角

 

采访组第三组记者参观汶川中学法律角

采访组第四组记者在达州市通川区凰城壹号小区采访楼院治理情况

 

采访组第四组记者在达州市通川区凰城壹号小区采访楼院治理情况

采访组第六组记者在自贡市沿滩区岱山法治公园看到,群众正在公园里设置的法律法规咨询室咨询

 

采访组第六组记者在自贡市沿滩区岱山法治公园看到,群众正在公园里设置的法律法规咨询室咨询

采访组第五组记者在旺苍县七一中学了解法律进校园“三养九行动”工作模式

 

采访组第五组记者在旺苍县七一中学了解法律进校园“三养九行动”工作模式


  本报记者 赵文 开永丽 周夕又 徐雯夏 夏修露 宋锫培 文/图

  记者体验

  昨 (18)日,参加“法治中国·走进四川”大型采访活动的全国媒体记者兵分六路向西昌、宜宾、阿坝等地进发,多点位采访了解各地依法治理的新亮点新做法。从凉山州的差异化普法到宜宾首创的基层党组织“法治委员”,从广元旺苍的“绿色检察”保护生态文明到自贡基层社区民主自治实现零投诉,各地针对实际的创新做法,让记者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依法治理的成果。

  “三大片区”差异化普法受关注

  第一组

  地点:凉山州

  18日早上7点30分,第一组记者还在成都吃早饭,11点,就已经来到了美丽的月城西昌。稍作休息后,记者们马不停蹄地参观了龙眼井法治文化公园、西昌市网格化服务管理监控中心和凉山州司法局,了解当地开展“依法治州”的相关工作情况。

  采访的第一站是西昌龙眼井法治文化公园。与其他市州的法治文化公园不同,公园展示区内的法制小故事、法治箴言走廊及法律法规都是用彝汉双语介绍。在公园内的一块展板上,14部法律法规均设计了专门的二维码,记者们纷纷拿出手机当场扫描。

  第二站,记者们来到了西昌市网格化服务管理监控中心。“西昌市的网格化管理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在采访途中,来自浙江法制报的记者陈普阳就开始向车上的工作人员询问。陈普阳说,浙江近年来也开展了网格化管理工作,但他听说西昌这块工作做得比较早,很有成效,想来“取点经。”

  当天最后一站是凉山州司法局。早在到西昌之前,记者们就了解到西昌地区少数民族多,是民族特色非常鲜明的地区。对于西昌地区如何实施分类差异化普法,大家都是带着问题而来。“针对大凉山彝区、安宁河谷地区和木里藏区,凉山是如何差异化普法的?”记者对这个问题都很感兴趣。据了解,凉山州司法局针对大凉山彝区、安宁河谷地区和木里藏区“三大片区”在普法策略上也各有侧重。大凉山彝区重点围绕依法治理抓普法,木里藏区重点围绕维护稳定抓普法,而安宁河谷地区则重点围绕加快发展抓普法。

  采访的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晚上6点。为了赶在截稿时间发稿,浙江法制报的记者陈普阳顾不上吃饭就冲下采访车。采访第一天,行程虽然很满,但大家并不觉得累。

  今(19)日,第一组记者还将前往西昌市航天学校、新村办海河社区和宪法主题广场、西昌市海南乡进行采访,并随后赶往攀枝花市。

  基层党组织“法治委员”全省创新

  第二组

  地点:宜宾“凡是不讲法不讲理的事情,我就觉得不对!”18日下午,宜宾市江安县怡乐镇麻衣村的村民胡志远的这句话一出口,便得到了周围群众的鼓掌赞同。这一幕,也被第二组的媒体记者们现场记录了下来。

  宜宾是第二采访组此行的首站。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走访更多的点位,18日中午午饭后,采访组成员分成了两个小组,分头行动。第一采访小组从宜宾市出发,驱车一个多小时后抵达江安县的麻衣村——这个在新农村建设中焕然一新的乡村,采访这里的“法治委员”工作。

  在深入推进依法治省的各项实践中,宜宾市江安县在全省创新设置基层党组织“法治委员”,以此为引领全面推行目标责任制,筑牢基层基础。如何对法治委员进行考核?如何厘清“法治委员”和法律明白人、调解委员等角色的职权边界?“法治委员”这一新鲜事物引起了媒体记者们的极大关注,采访结束的时间不得不再三延后。村民们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争着和记者们分享和交流。

  采访组抵达第二个采访点江安县公安局时已接近下午6点。江安县公安局将法治工作与本职工作有机结合,创新工作理念的做法与成效也引发了记者们的极大兴趣。

  因为在采访过程中“发问太多”,福建法治报的记者赵忻被江安县电视台的记者“堵”在了角落。“能否谈谈你对江安依法治县的各项工作有什么看法?”从采访者变成了“被采访者”,赵忻对着镜头谈起了自己的感受……

  与此同时,河南法制报、海南法制时报的记者也正在宜宾高县的四烈乡采访,聚焦当地借力传统文化,加快基层民主法治化进程及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做法与成效。

  昨晚8:30,分头行动的第二采访组的成员们终于“汇合”。今(19)日上午,他们将先后赴宜宾翠屏区南岸街道办事处、江北实验小学、宜宾市司法局等点位采访,并启程前往第二站泸州。

  “网格化”管理化解社区矛盾

  第三组

  地点:阿坝州

  昨(18)日,第三组记者来到阿坝州茂县和汶川县。上午半天时间,记者一行都在赶路,离阿坝州越近,温度也就越低。当车到达茂县凤仪镇时已临近中午1点,记者们下车看到充满民族风情的古羌城羌寨、黄褐色碉楼、阳光,睡意才逐渐消散。

  当天下午,记者们走访了茂县凤仪镇雪花井社区、茂县凤仪镇政府、汶川中学等地,感受阿坝州各县已将法治深入到每一个角落。“你看,我们社区到处都有法制宣传栏,居民空闲时候都会去看看。”茂县凤仪镇雪花井社区党总支部书记袁吉祥说。记者了解到,雪花井社区是一个由原居民社区、失地农民、城市拆迁安置群众混居的新兴聚居点,因小区人数众多,邻里之间不熟悉,偶尔会有矛盾发生。通过法制宣传栏和到居民家中普法宣传,能够使社区管理有序。“这是我们的网格化管理系统,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将问题解决。”茂县凤仪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说,茂县凤仪镇社区共划分10个网格,并设有相应工作人员,通过网格化网格服务管理,全镇从2014年至今共搜集处理各类事件2200余件,其中矛盾化解、治安防控、政策法律宣传共计700余件,占比近3成。

  离开茂县,记者一行便来到汶川中学。“我们会通过讲诉案例向学生普及法律知识,比如一女孩喜欢和陌生网友分享家事,我们就会告诉学生注意事项。”副校长昌维清说。

  当记者走到校内中心广场时,两个大型LED显示屏循环播放法制电影,通过案例讲解法律知识。往教学楼走,一排“法律进校园”宣传牌摆放在路旁。“我们学校还自编了‘汶川中学法制教育知识手册’、‘汶川中学法律知识学习读本’,并专门开设法治学习课程。”昌维清边说便把书拿给记者看,“只有通过多方面和多种形式普及法律知识,才能让师生更好的熟记。”

  接下来,记者一行还将到汶川县映秀镇、成都市武侯区等地,了解当地依法治理的情况落实。

  楼院治理让邻里纠纷逐减

  第四组

  地点:达州

  昨(18)日,采访组第四组记者走进达州,先后来到达州市中院、通川区凰城壹号小区和红旗路社区,近距离感受其依法治市工作成效。

  采访组首先来到达州市中院,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诉讼服务中心,了解达州中院的司法公开情况。据介绍,达州中院在今年开展了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三大公开”平台深化年活动,今年以来文书上网案件2196件,占应上网总数的77.27%;执行案件基本信息实现全部可查询,执行短信平台向当事人发送执行流程信息3000余条。

  在执行公开网上,记者们看到它主要由当事人查询平台、公众查询平台和曝光台三部分组成。目前,曝光台已披露“老赖”信息196条。截至今年10月,达州全市法院执行结案3443件,执结标的6.34亿元,执行公开网的建立有效促进了诚信达州的建设。“我们的矛盾纠纷调解率达100%,没有一起诉讼。”通川区“凰城壹号”小区业主委员会李主任向记者介绍,他们调解组的经验就在于先冷却、后处理,令调解双方都满意。据悉,“凰城壹号”小区创新小区楼院通过“建组织、定章程、抓共建、聚人心”的有效治理,小区和楼院的面貌焕然一新、矛盾纠纷逐步减少。

  在通川区,类似的基层治理示范点不止凰城壹号小区一个。红旗路社区的“五联四治”管理模式,也是通川区依法自治工作中的一个缩影。当记者们来到红旗路社区时,一名工作人员正在录入网格管理信息。他告诉记者,每个月他们都会把网格管理员收集到的问题录入电脑,平均每月能收到20多条问题。录入系统的问题经社区人员讨论后再解决。

  接下来,第四组记者将深入达川区,着重采访“315”群众工作法,到映山红广场了解民情说吧,到曹家梁社区采访基层群众,了解“315”群众工作法落实情况。

  “绿色检察”保护生态文明

  第五组

  地点:广元

  昨(18)日,第五采访组走进广元,实地走访了解该市依法治村“三进三到”“绿色检察”、派出所音乐调解室等特色亮点工作。

  采访组一行抵达广元后,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邓光志在媒体见面会上全面介绍了该市扎实推进依法治市、促进工作落地生根的相关情况,并邀请媒体记者们深入基层详细采访。他还特别提到广元市“大政法”工作格局,即全市政法系统以党委主导为核心要义、以政法担当为专业保障,以其他部门履职为源头支撑,以公众协同参与为社会基础,开展系统化、协同化、持续化的司法实践。

  下午,采访组首先来到旺苍县检察院,采访该院“绿色检察”工作模式相关情况。据了解,2013年11月,旺苍县检察院成立全国首个生态环境资源检察科,专门负责审查批捕、审查起诉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类案件。该县公安机关和法院确定专门机构和人员办理生态类案件,建立起专业化办案机制。通过“两法衔接”机制,该县司法部门又加强了与十余个行政执法部门的沟通联动。紧接着,检察机关连续开展多个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生态环境领域刑事犯罪、职务犯罪,一年多内办理生态环境领域案件60余件。

  如何破解恢复生态执行难问题?旺苍县检察院发起并与多部门联合,在县城附近一片300多亩荒地上,建立起全国首个“绿色检察”生态补偿基地,助推涉林案件执行。“这片生态补偿基地既是复林基地,也是警示教育基地,更是法制宣传基地。”该县检察院检察长邓海国介绍,针对动物保护,该县于今年2月在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起一处生态保护基地。

  当日下午,采访组一行还走访了其他多个点位,如该市依法治村“三进三到”、七一中学的“三养九行动”工作、东哥派出所的“音乐调解室”等。

  法治公园有个法律咨询室

  第六组

  地点:自贡“人人要学法,法律用处大……”昨(18)日,采访组第六组来到自贡,参观了自流井区东街解放桥社区民主法治建设、村民自治的情况以及沿滩区岱山法治公园的法治品牌建设,并在岱山法治文化公园里念起了群众自创的《普法歌》。


  岱山法治文化公园深受群众喜爱,源于该公园特别设立了“法律法规咨询室”。新城管委会聘请法律顾问每周五下午有2个小时到法治公园坐诊,为群众提供免费法律服务咨询。社区工作人员也会将一周收集的居民反映的法律问题带来咨询。“我们这样设置就是为了让群众在休闲时潜移默化提高法律意识,解决法律问题。”沿滩区卫坪镇人大主席张建华说,岱山公园附近有4个社区,2万余人,公园的法治宣传和咨询室极大的满足了群众的法治需求。“你们凭什么涨我们的停车费?”2014年,自贡市沿滩新区龙湖郡小区新成立了业主委员会,新制定的物业合同条款引起大量业主不满。该小区业委会代表告诉记者,为了尽快平息业主的愤怒,社区和业委会工作人员来到岱山公园的法律咨询室。经过律师的讲解宣传及合同的参与制定,今年6月,龙湖郡小区的物业合同正式签订,再无业主投诉。“我们社区一直都坚持社区事务让居民做主,居民很信任我们。”解放桥社区张书记介绍,凡涉及居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重要事项,坚持召开“党员议事会”“居民听证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集体讨论决定,并通过“社情发布会”及时发布给居民群众,组织动员全民参与,每季度开展一次“居务评议会”,坚持“四会”制,主动听取党员群众对社区工作的意见建议。“就连上涨2元的清洁费也必须三分之二的居民同意,涨不涨、涨多少居民说了算,这么多年实现零投诉。”张书记说。

  接下来,第六组采访记者将深入自贡中院、蜀中绿盛实验学校等地详细了解自贡市推进依法治市的生动实践。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