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小学教育 >

[浦东]竹园小学教育集团:云端相聚共教研 素养培育重优化

时间:2022-05-28 14:36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上海的五月,本是玉兰绽放、游人如织的好季节,而此时的竹园人却已居家隔离两月有余。线上教学已磨炼成了习惯,师生互动已形成默契,那我们如何通过高效的课堂有效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科学核心素养呢?因此,浦东新区竹园小学教育集团于5月25日13:00召开了主题为“云端相聚共教研 素养培育重优化”的小学自然学科云教研活动。活动由教育集团领衔学校——竹园小学课程创新中心副主任杨峥主持。杨主任受竹园小学教育集团理事长、特级校长、正高级教师娄华英校长的委托,对于参与本次教研活动的所有老师表示热烈的欢迎。参加本次会议的专家领导有: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自然、劳技学科教研员盛桂兴老师、竹园小学教育集团各成员学校分管领导。

WDCM上传图片

公开教学展示

第一个环节,由浦东新区竹园小学科学领域核心团队成员、张杨校区综合学科项目主任冯蔚老师进行公开教学展示,教学内容是一年级自然学科“影子的变化”。

WDCM上传图片

冯蔚曾荣获教育部“一师一优优质课”、上海市小学自然实验教学一等奖。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小视频《影子变变变》,发现影子可以变大变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课题。其次,学生通过活动一“同一个物体的不同影子”观察路灯灯柱在一天中不同时间的的影子,并进行对比,从而发现同一个物体的影子长短、方向和深浅不一样。接着,教师通过问题“一天中物体的影子的变化与什么有关呢?”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尝试解释影子的变化与什么有关,并利用手电筒通过活动二“模拟影子的变化和太阳的关系”来验证猜想。发现影子的长短、方向和手电筒的位置有关,影子的深浅和光线强弱有关。学生通过现象分析并表述等过程,提升动手制作能力和总结事物规律的能力。然后,学生制作“竿影装置”,并利用竿影装置观察并记录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通过探究,再次验证一天中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与太阳的位置有关,初步了解一天中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最后,通过拓展了解“日晷”,感受中国古人的智慧,增加民族自豪感,并设想制作简易日晷,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能力。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课后,冯老师还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五个方面对《影子的变化》进行了说课、反思。

专家讲座

第二个环节,由浦东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小学自然学科教研员盛桂兴老师,做了主题“优化活动设计 促进素养培育”的报告。

WDCM上传图片

浦东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

自然劳技学科教研员 盛桂兴

讲座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盛老师首先从“聚焦素养、加强综合、突出实践、进阶设计、融合专题”等多方面分析,向大家介绍了2022年新课标的主要变化。接着,盛老师介绍了国家新课标中学生核心素养和学科素养的介绍,尤其是对科学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即“科学思维、科学观念、态度责任和探究实践”做了详细的说明,强调教学目标要以素养为导向、在平时的教学工作和课程实施中,要加强综合、突出实践、关注进阶。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