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发表 >

专访:北大博士点评《华夏》纹身事件

时间:2020-08-26 18:36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17173报道

  五千年前谁替他们纹身?即将于12月30日拉开全国公测大幕的国产贺岁大片《华夏Online》因其官方公布的几张原画引起了广大玩家的激烈争论,官方对此也进行了解释,详情请看:
  
   华夏原画争议:五千年前谁替她们纹身
  
   五千年前谁替她们纹身:华夏官方释疑
  
  为何几张原画会引起轩然大波?这款 “中国最好的2D网游”的一举一动为何都如此引人关注?国产网游与中国历史文化之间到底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带着这一连串疑问,小记联系到了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的吴博士,进行了线上采访。
  
  (以下为采访资料整理)
  
  关键词大搜索:北大博士、纹身事件、国产网游、新思路
  
   记者:吴博士,您好,听说您本人也时常关注网络游戏产业,对近日网上争论不休的《华夏Online》原画事件,您有耳闻吗?
  
   吴博士:恩,我经常上网,比较喜欢浏览网络游戏产业的相关报道,这件事我也比较关注,因为她涉及到了中国的古代文化,而我恰好是专修古代文学专业的。

专访:北大博士点评《华夏》纹身事件

专访:北大博士点评《华夏》纹身事件

专访:北大博士点评《华夏》纹身事件


   记者:能请您针对此次《华夏Online》“纹身事件”发表一下看法吗?
  
   吴博士:当然可以,网友讨论的焦点,主要还是集中在“几千年前是否有纹身”和“国产游戏是否有必要真实反映中国历史文化”这两个方面,就我本人而言,对于这两个方面的看法,都是持肯定态度的----几千年前,纹身已经在一些民族盛行,而国产游戏真实反映中国历史文化,对于开辟网络游戏产业的新思路和提升国产网游的游戏内涵,都是很有帮助的。
  
  关键词大搜索:历史、习俗、图腾
  
   记者:许多玩家对于“纹身”在中国的历史并不是十分了解,您能为我们介绍一下吗?
  
   吴博士:纹身是一项古老的习俗,根据我国的文献记载,这一现象最早可以上溯到周朝建立以前。
  
  司马迁在他的《史记・周本纪》中说,周文王的祖父古公��父有三个儿子,即太伯、虞仲和季历,季历的儿子昌(即周文王)很有才能,于是古公��父想要把王位传给季历,从而最终使昌成为周的领袖,因此,古公��父的“�L子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s,以�鞑�,乃二人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周文王的二位伯父为了推让王位,跑到南方的荆蛮之地,为了在那里生活,他们入乡随俗,剪断了自己的头发,给自己纹身,看来,在当时的南部中国,纹身是一种普遍的习俗。而根据汉代��劭的解释,之所以“文身断发”,是因为那里的人“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象龙子,故不��伤害”,纹身在当时是一种保护自己不被虫蛇伤害的手段。
  
  太伯和虞仲跑到南方,成为了那里的王,而这就是后来春秋五霸之一的吴国的前身。《史记・吴太伯世家》中记载:
  
  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t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
  
  到吴王夫差的时候,那里的人民依然以纹身为俗,《史记・��周公世家》中记载:

  吴王夫差强伐齐至��,征百牢于��,季康子使子��说吴王及太宰�海�以礼诎之。吴王曰:我文身,不足��礼,乃止。
  
  作为吴王的夫差尚且纹身,他的国民自然就更不用说了。
  
  虽然我们在古文献中所能获得的关于纹身的记载只追溯到了先周时代,但是我们依据这些资料可以对更久远时期的一些文化现象做出合理的推测。根据中国古史专家徐旭生先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一书中所作的分析,我们知道上古时期的中国大概可以分成三个部族,即华夏民族、东夷民族和南方的苗蛮民族,华夏民族以黄帝和炎帝为其代表,东夷民族以蚩尤为其代表,南方的苗蛮民族则有伏羲等神圣以及以从华夏民族来的祝融氏为其代表。三个部族中屡有战争的发生。而以华夏民族和东夷民族的战事最为激烈,也就是炎黄与蚩尤的战争。在中国的古史传说中,黄帝与蚩尤大战,蚩尤率野兽作战,有雨师助阵,而黄帝则请来了旱魃来帮忙,以及以“云”为师。所有这些无不充满了先民图腾崇拜的原始宗教意味,而我们有理由相信,当时的图腾崇拜不仅是表现在武器、衣服和旗帜上的,同样也可以表现在战士的身体上,这就是为什么古书中记载着东夷与南蛮民族在千百年后依然保有纹身的原因,毕竟他们是上古时代东夷与南蛮的后代。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