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发表 >

破除“重物轻人”观念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时间:2020-04-09 03:05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原标题:破除“重物轻人”观念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破除“重物轻人”观念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  新华社发

破除“重物轻人”观念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资料图片

  ■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聚集人才,着力夯实创新发展人才基础。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世上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可宝贵的,一切创新成果都是人做出来的。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全部科技史都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要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培植好人才成长的沃土,让人才根系更加发达,一茬接一茬茁壮成长。要尊重人才成长规律,解决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构建完备的人才梯次结构,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要加强人才投入,优化人才政策,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构建有效的引才用才机制,形成天下英才聚神州、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创新局面!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有外媒曾评论:美国今天依然能够引以为傲的,最核心的就是科技领域。在过去的20年里,美国对中国科技发展的认识,经历了“中国不存在什么科技”“在山寨美国的科技”“开始认同中国人也有自己厉害的科技了”三个阶段,现在开始进入第四个阶段——担心中国的科技水平跟美国平起平坐。

  在国际舞台的竞争中,中国科技的“性能”无论长处还是短板都有所展现。当前,中国科技挑战与机遇并存,正处于能否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

  变压力为动力,最关键的是充分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

  全部科技史都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

  人是最具创新活力的因素,坚持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

  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一招,就是要通过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制度。

  2018年,中国的研发投入全球排名第二。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推动着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经济呈现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从赶超的角度看,发达国家在科学前沿和高技术领域仍然占据明显领先优势。就整体科技创新能力而言,美国仍然遥遥领先,欧洲、日本也都不错,中国整体排在20位左右。中国实施了大规模的科技发展计划,但具备世界影响的科学突破和技术发明不多,本土产生的诺贝尔科学奖迄今只有一个。

  短板在哪里?科技基础仍然薄弱,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还有很大差距。

  面对科技竞争的严峻挑战,有专家认为,这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要把握新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发展大趋势,探寻新的增长动能和发展路径,努力在新技术领域走到世界前列,增强抵御各种风险和挑战的能力。

  长征系列“金牌”火箭完成300次发射;中国空间站对全球科学项目开放;5G专利申请量全球排首位;人工智能的论文数量全球最多,企业数量、融资规模居全球第二……近些年这些值得骄傲的实践和成果也证明,只有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牵住科技创新的牛鼻子,走好科技创新的先手棋,才能占领先机,不惧挑战。

  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蕴藏的巨大潜能,有力推动我国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必须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改革的深化会不断释放创新潜能,加速聚集创新要素,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