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发表 >

为什么你的论文署了导师的名字?

时间:2020-03-05 03:44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原标题:为什么你的论文署了导师的名字|大象公会

对于中国学术工作者而言,写论文并非最大的困难,发论文才是。而刊发的论文到底要署谁的名,怎样署名,更是备受争议。

一种屡见不鲜的情况是,一篇由硕士/ 博士执笔、导师提供指导的论文,在发表时将导师作为第一作者,执笔者屈居其后。一旦师生关系破裂,这些署名安排立即成为争议的核心。

事实上,这并非中国学术界独有的问题。

什么样的人应该列为作者

据汤森路透统计,从1981 年(2.48)开始,学术文章的平均作者数量就呈近似线性增长的态势,到2012 年已经突破5。而独立作者的文章占所有学术文章比例则正相反,从最开始的30%逐步下降到10%左右。

为什么你的论文署了导师的名字?

▍左为1981-2012 平均文章作者数量变化曲线;右为1981-2012 单作者文章数量所占比例变化曲线

在合作发论文越来越普遍的情况下,文章作者该如何署名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是否有资格成为作者、作者的顺序等相关问题闹出矛盾的现象,也一直屡见不鲜。

那么,学术论文的署名具有哪些规则呢?成为一篇论文作者的标准是什么呢?

尽管随着学科不同,平均作者数量会发生变化,但除了历史,法律,哲学,文学与写作等专业外,大部分专业平均都需要两个及以上的作者,尤其是理工科类专业,如材料工程,基因学等,其中高能与核物理更是达到了226.8(个/ 文章)。

为什么你的论文署了导师的名字?

▍不同学科文章作者数目的平均数量

合作发论文固然能够增加产出效率,但越来越长的作者名单也为弄虚作假的行为提供了「便利」。

公认的滥用作者资格的情况,主要分两大类:一是「因名誉而被署名」(Honorary, guest, or gift authorship),二是「相互署名」(Mutual support authorship)。

「因名誉而被署名」,指的是出于对方的威望将其列入作者名单中,一方面可以建立学术圈的人脉,同时也提升了这篇文章的权威性和被接收的概率。「相互署名」则是商量把对方的名字加到各自的文章当中,从而增加双方发表文章的数量。

很多研究生也面临过这样的挣扎,明明是自己做的工作,却被导师要求在作者名单中加上一个和对此工作毫无贡献的的师弟/ 妹/ 兄/ 姐,即使不伤害自己的利益,也会多少有一丝无奈。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学科的相关学术机构明文规定了被列为作者的标准。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CMJE)就规定,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条,才可被列入文章作者中:

或对实验方法设计、概念的提出做出贡献,或收集并分析和解释数据。

撰写文章,或对它的关键部分做修改。

知悉并赞成目前版本的文章被发表。

同时,ICMJE 也举了一些可以放到致谢部分但不具备作者资格的例子:

提供项目资金,技术设备,实验材料,样本,病人数据等。

提供技术渠道,或作为中间人联系其他学生作为技术支持。

简单常规地收集数据。

监督整个研究进程。

为什么你的论文署了导师的名字?

▍ESA、ICMJE 关于作者资格的要求以及不符合两种标准的例子

除此之外,美国心理学会(APA),美国生态学学会(ESA)也都根据自己的学科给出了标准,内容上与前面的ICMJE 大同小异。不过,大部分学科都没有这样细致的规定,如美国科学院院刊(PANS)就只是泛泛地要求「作者需要对文章具有重大贡献」,却没有严格定义「重大贡献」包括哪些。

为什么你的论文署了导师的名字?

▍PNAS 关于作者的标准

更重要的是,即使是有明确的标准,研究者也未必遵从。1994 年,当时旧金山总医院的博士生候选人Shapiro 对200 篇来自10 个顶级基础医学和临床杂志文章的第一作者做了调查,这200 篇文章全部都有4 个及以上作者。调查内容是,让这些文章的第一作者选出以下6 个方面中,他们的合作者都在哪些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最初概念的提出

设计实验

提供实验材料、资源

收集数据

分析解释数据

撰写文章并修改关键部分

根据184 个反馈者的结果,43%的合作者在4~6 个方面做出贡献,30%是2~3 个方面,而有18%则只对其中某个方面做出贡献,其中大部分还集中在3、4 两条。更有6%的人对以上6 点都没有贡献。总体来说,有26%的人并没有达到ICMJE 的要求。

不遵守的原因,一方面是研究者的标准和杂志编辑者标准的不统一。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