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东方今报以5个版的报道,刊登了《论文代写代发利益链调查》,通过论文代写代发需求、行情、暗访、揭秘、声音五个方面来呈现这个新兴的“灰色”行业。一时间,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教育部前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呼吁:应出台法律制裁购买论文的行为,淡化论文在职称评定中的重要性。□东方今报记者 夏萍
【网友】 论文应是科研呈现 作假不科学
阅读完本报呈现的“论文代写代发”报道后,许多网友表示论文本身是一种标志性成果和科研的呈现,也是对研究的综合性能力的总结和检阅,不应有作假成分。
网友@六月的雨-若水说,论文代写着实不应该,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有害于学术健康发展。尽管它只是一种学术交易,不能算是一种违法行为,但道德上是存在谴责的。
很多网友认为,论文代写代发是社会制度的产物,有需求才有供应,进而形成市场。
@遗落荷叶里说,这也不是什么损害别人利益的事,无所谓对错。“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如果评职称或毕业不以论文论“成败”,那也许就不会有代写论文潮了。代写提供PPT、演讲稿、工作总结等公文写作以及广告策划、视频脚本等文案,倒是会让很多不擅长写作的人受益。
对于如何避免论文代写再发生,网友也有支招。
@臭蛋驴说,自己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对于论文代写,如果从毕业论文这块讲起,她认为毕业论文是一个大学生在毕业前夕对自己所学专业的统筹和延伸,是对大学四年学习生活的一个交代。然而由于论文耗时耗力,变成了学生毕业的束缚与枷锁,难免有学生“出歪招”。这就为论文代写灰色利益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背离了毕业论文本身的意义。
学校应以学生平日里的表现来综合评定,而不该把论文作为能否毕业的打分值。
【经济学教授】 应转变职称评定方式 尝试“同行评价”模式
经济学者、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星斗表示,论文代写代发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到中国科研的健康发展。论文造假,已导致学术重复性写作、重复性研究。在国家核心期刊或国家级期刊上,甚至地方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没有一点创新和改变,是资源的一大冗杂和浪费。
他坦言,目前我国研究型学者在世界一流杂志上发表论文的非常少,我国科研仍处于低水平、粗放型发展状态。很多单位只注重论文数量,而不注重论文质量。论文代写代发之所以存在,是因为评职称强调并且倾向于论文,且过分看重数量。因此,总有一些不善于搞科研的或不会写论文的人想办法找人代写,所以才衍生出论文代写代发行业。
“就拿评副高来说,一个人精心钻研,四五年才发表一篇论文,但同行人都说好,而且都知道这篇论文的价值很高。那他就有副高的水平。而有的人一次性买了三四篇论文,即使评上了副高,那他就有副高的水平了?这完全是不公平的评价机制,尤其是对于专心搞科研写论文的人,是一种客观上和精神上的双重伤害。”
【教育部前发言人】 制裁购买论文行为 淡化论文才能根治
论文在职称评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对此,教育部前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认为,这相当于用同一把尺子来统一衡量任何职业。发表论文固然代表一个人的理论水平和思想境界,以及对业务知识的掌握,但若以论文的数量来评定一个人的职业能力,是一种非常荒唐、愚蠢的行为。
“比如说对于教师的评定,教师关键在于把课教好。只要学生受益了,吸收所教知识了,这就是一名好教师。而医生要以本职业务来参与评定,比如说,治好一个病人,完全胜过发表100篇论文。”王旭明说,职称评估方式以论文为准,这是一种非常简单化的评估方式,也是极其不科学、不客观的。应由粗放型科研发展向集约型转变,由论文的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不看重论文篇数,要看论文本身是否有价值。
他表示,国家有必要出台相关的法律来进行监管,对花钱购买论文或代发论文的人给予处分,比如说5年或10年甚至终生不能评职称。同时淡化论文在职称评定中的重要性,才能使问题得以解决。
(原标题:今报报道引关注 教育部前发言人:以论文评职称荒唐)
Hub解封,“开放知识”有多远?
埃尔巴金(Alexandra Elbakya)发文的9月5日,也是Sci-Hub网站成立的十周年纪念。埃尔巴金还表示,...(240)人阅读时间:2021-09-13六人竞赛抢答器的电路设计详细论文资料
六人竞赛抢答器的电路设计详细论文资料免费下载,电子发烧友网站提供各种电子电路,电路图...(251)人阅读时间:2021-09-13代写高校教学论文与科研关系的浅析
论文关键词:非研究型大学 教学 科研 论文摘要:针对高校,主要指非研究型大学的过度重科...(232)人阅读时间:2021-09-13怎样找到专业代写发表教学论文的机构
教学论文就是讨论和研究有关教学问题的文章,发表教学论文也是教师评职称的必要条件。在...(213)人阅读时间:2021-09-13找人代写数学教学论文(成功经验)
由于很多数学老师忙于平时的生活和工作,没有时间完成论文写作,找人代写论文变成了很好...(246)人阅读时间:2021-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