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0-02-14 23:11 阅读次数:
近日,“核心期刊”这个词火了,源于名为《冰川冻土》的杂志(期刊)在2013年刊发了一篇标题为《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的文章,其中在关于生态经济学的论述过程中首先探讨了美和道的问题,之后以导师和师娘的事例为例,用数十页的篇幅论述“导师崇高感和师娘优美感的统一”,这些对导师和师娘溜须拍马的内容被质疑学术性不足,有悖于严谨的科学态度。此事件在短时间引爆全网关注。
“赞美师娘”论文吸引舆论聚焦
据悉,《冰川冻土》期刊主管单位为中国科学院,主办单位是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是“我国冰、雪、冻土和冰冻圈研究领域唯一的学报级期刊”。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9年10月底,《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2019)》还公布了“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和“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名单,其中《冰川冻土》入选“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名单。此外,《冰川冻土》国际影响力指数CI值为54.060,国际他引率较高,位列名单第95位。
▲涉事论文截图
那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发表了蕴含着“对导师和师娘谄媚内容”的学术论文,引发了公众对于核心期刊学术权威性的质疑。尤其在期刊杂志承认审核方面的失职后,进一步加大了舆论对审核机制、学术底线、学术腐败等方面的质疑声音。
媒体观点:
人民日报评论称:学术期刊不是个人的菜园子,不能想种什么就种什么。如果公器私用,将公共资源私有化,成为“门生”的自留地,毫无规范和底线,不仅伤害公共利益,更寒了严谨郑重的学者们的心,污染学术空气,败坏学术生态。
新京报评论称:这是把国家用于自然科学研究的经费拿来作为个人吹捧的资源,把国家用于科研成果发表的刊物作为个人吹捧的平台。再退一步说,无论是项目主持人,还是刊物主编,放任这样的贻笑大方成果出现,都是严重的失职,有违学术道德。
澎湃新闻指出:“马屁论文”虽然无涉抄袭、造假,但其所呈现和表露出的谄媚丑态,有悖于公正客观的学术操守、规范,同样也是一种“不端行为”,甚至是学术之耻,也可能涉及名利上的输送与腐败,同样应当以“零容忍”态度对待。
随着事件的迅速发酵,该论文的作者和相关机构接连做出回应。尽管论文作者徐中民针对质疑的解释为:自然科学家需要情感注入,否则就是冷冰冰的。但1月12日,《冰川冻土》发布了《撤稿声明》,并对审核不严谨进行道歉。而论文中被吹捧对象程国栋院士也请辞申请。
▲相关部门公告
媒体观点:
在《冰川冻土》撤稿,主编引咎辞职后,媒体予以点评:
人民日报:论文易撤,质疑难消。呼吁主管单位尽快成立调查组,认真调查相关问题,媒体、公众、学术界都将持续关注此事,人们期待通过彻查捋清事实,查出问题,并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新京报:一篇滑天下之大稽的论文,顺利地通过了国家级的科研基金项目审核,并且发表在核心期刊上,这其中无疑暴露出了多个层级的漏洞。其中的问题,还需有更深、更广的调查。而由此开启的反思也不能被“冰冻”。
侠客岛:事情决不能止于隔靴搔痒式的撤稿声明,以及不痛不痒的“引咎辞职”。这背后有没有学术腐败?有没有违规违纪行为?需要给公众一个交代。
核心期刊沦为父子“自留地”
就在《冰川冻土》因“学术谄媚”引发的舆论风波尚未平息之时,又一核心期刊《银行家》也因长期开设“父子集”专栏进入人们视野,两大核心期刊引发的负面舆情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实现无缝衔接。
▲核心期刊事件舆情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