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发表 >

全国稀有!浙大27岁美女博导6年发表20多篇重磅论文

时间:2019-11-14 13:24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日前,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院长欧阳宏伟发朋友圈:“27岁的刘琬璐老师应该是目前浙大最年轻的独立研究员,医学出身的她这么年轻就是博导,在全国都非常稀少。入职后,她很快进入导师角色,很有‘教授范’。”

  这位被欧阳宏伟点赞的刘琬璐201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之后前往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进行博士、博士后研究,6年内发表20余篇国际权威期刊论文。

  今年,刘琬璐回到母校,从学生变成了博导,并且成为浙大最年轻的PI(独立研究员),曾经觉得当老师费时费力的她,现在已经适应并爱上了这个新身份。

  同时进行多个课题研究

  6年发表20多篇论文

  2013年从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毕业之后,刘琬璐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进行了5年博士研究、1年博士后研究。

  这期间,她在Science(《科学》)、Cell(《细胞》)、Nature Cell Biology(《自然细胞生物学》)、Cell Stem Cell(《细胞&干细胞》)、PNAS(《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共20余篇,论文被引用量多达500余次。

  “刘琬璐是国内非常紧缺的交叉型科研人才,学术成果非常丰富。”欧阳宏伟对姑娘赞赏有加,一般来讲,成为独立研究员至少要有3~5年的博士后训练,而她只进行一年博士后研究,就被引进成为PI、担任博导。

  能有这么多的产出,刘琬璐说这和她身处很好的研究环境有关。“在这些国际期刊上发文一般需要3~5年的研究周期,我经常同时进行多个课题。”但对她而言,寻求真理、探索科学奥秘能带来最大的快乐,她形容科研是“让她止不住想念到失眠的对象”。

  记者了解到,刘琬璐的研究领域是表观遗传学。

  “表观遗传其实就像是DNA带上的一些帽子(修饰),因为这些修饰,即使DNA相同,细胞最终的命运也不尽相同。”刘琬璐举例道,人体所有的细胞都从同一个细胞(受精卵)中分化出来,其DNA都是一样的。但是有一些细胞却分化变成皮肤细胞、神经细胞,甚至有些细胞变成肿瘤细胞。

  近年来,刘琬璐在表观遗传上有众多发现,比如因为体内外环境的不同,体外人工培养的胚胎干细胞跟体内的胚胎在发育过程中,表观遗传并不相同。

  刘琬璐希望深入了解细胞命运是如何通过表观遗传调控,并想要开发能精准编辑细胞表观遗传的工具,“在未来,或许我们能更加安全、有效地在临床上将干细胞用于器官的再生以及疾病的治疗。”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