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发表 >

钟南山:基础研究不能停留在发论文 技术与资本对接要定位转化|科创能见度

时间:2019-11-13 02:26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编者按:从去年11月首次“官宣”到确定今年7月22日首批科创板新股上市,仅仅八个月的时间,承担支持科技创新,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历史使命的科创板以火箭般的速度破茧而出。蕴含着改革者的魄力与努力,饱含着市场各方的盼望与期待,更折射着资本市场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重任在肩。

  全景网特别推出的《科创能见度》栏目,通过监管机构负责人、资深投资人、行业专家等专业人士的讲述,用前沿的思维、发展的眼光、辩证的态度,带您穿透迷雾,直击科创板本质。

  距离科创板开市交易已是第三周,仅15个交易日内就诞生了8只百元股,其中,生物医药板块的心脉医疗、南微医学成功“破百”,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二级市场对生物医药板块的青睐。

  众所周知, 医药创新企业前期研发投入高,是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处于创新研发阶段的医药企业资金的需求较大,但又无具体产品上市,也多处于非盈利状态。随着科创板向未盈利生物医药企业“敞开大门”, 中国医药产业政策叠加科创板的推进,将加速医药产业的创新进程。

  近日,全景网《科创能见度》栏目深度对话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他是一名医生,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抗击非典英雄”,也是“感动中国人物”。近些年,他又新增一个头衔:广州呼研所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从临床一线,到科学研究,再到产业前沿,年过八旬的钟南山终于迈出产学研一体化的关键一步。扛起产学研转化大旗的终南山,将如何通过产业和资本的力量实现自己的理想,成为很多人关注的焦点。国内科技成果转化应如何发展?资本在赋能生物医药产业转化的格局当中具有怎样的作用?在本次专访中,钟南山董事长对这些问题作出了解答。

  

 

  中国工程院院士 钟南山

  钟南山,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学部院士、首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广东省科协副主席。中共十五大代表,中共第七届广州市委委员,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

  以下内容根据钟南山访谈录整理:

  

 

  基础研究不能停留在发论文

  重视转化中国会发展很快

  全景网:您觉得目前国内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哪些需要着力加强的地方?

  钟南山:基础研究必须加强,这看起来是对的。但是我举个例子,我有一个朋友,那时是一起去英国的, 1979到1981一块去,这已经四十多年前的事。他回到北京到了某个研究院。我每次问他,你怎么样啊?他每年都说不错,发表了多少论文,第二年也不错,发表了多少篇论文,第三年也是这样,一直到最后他退休了。退休以后,他说我今年我退休了,我又发表了多少论文。他是一辈子发表论文。

  这所谓的基础研究就停留在发表论文了,我并不同意。哪怕搞基础研究的人,他也应该回头看一看,一天到晚搞机制,永远搞不完。有时候做到一定程度,回头看一看能不能跟临床的诊治防有些联系,有些挂上钩?这个思想在高水平的科研院所并不是主流思想。

  国外很多大学的竞争力是看自然指数,就是看发表多少论文,我对此并不欣赏。我忘了是普林斯顿还是哪个学院,它看的是转化有多少。清华和北大那都是数一数二的,但就科研成果转化来说,清华是第一,北大是排第八十几位。这里就说明一个问题,你光是注意出高水平文章,没有转化是不行的。这个问题到现在也没完全解决,但是已经好了一点。要是这个不解决的话,是永远赶不上世界的。德国韩国这几个国家是非常重视这个,他们的转化率很高,当然美国也很高,但美国还不够高。完全用大学的竞争力这种我们不要去跟,不要人家怎么做我们也怎么做。我们要有自己的看法,我们要是很重视转化了中国会发展的非常快。

  

 

  海归科研人才更看重国内

  研究政策和环境

  全景网:归国高科技人才近几年呈上升趋势,您觉得他们回国做研究最看重的是什么?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