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发表 >

国家鳗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大会在厦门召开

时间:2019-11-08 21:08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为促进国际鳗鲡产业科技新成果、新技术的交流与应用推广,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发展倡议,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鳗鲡产业的合作发展,推动产学研密切合作,促进鳗鲡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国际鳗鲡产业发展论坛暨“一带一路”国家鳗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大会于8月20-22日在厦门召开。

国家鳗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大会在厦门召开

  会议由国家鳗鲡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和集美大学联合主办,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支持,鳗鲡现代产业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承办。联盟为46个联盟理事会单位授牌,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企业的300多位代表齐聚一堂,共话国际鳗鲡产业发展。中国新闻社、中国教育报、水产前沿、厦门日报等媒体关注报道了本次会议。 

  牵头成立联盟

  促进鳗鲡产业可持续发展

国家鳗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大会在厦门召开

  校长李清彪致辞

  集美大学校长李清彪教授在会议上致辞。他介绍了我校水产学科发展状况和“鳗鲡现代产业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情况。他指出,国际鳗鲡产业发展论坛的召开以及“一带一路”国家鳗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成立,必将更好地促进国际鳗鲡产业科技新成果、新技术的交流与应用推广,进而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鳗鲡产业的合作,促进鳗鲡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他强调,在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校、科研院所、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由集美大学和中国国家鳗鲡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共同牵头发起成立的“一带一路”国家鳗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宣告成立,全球鳗鲡产业的科技进步与绿色发展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开展国际合作

  多方联合技术攻关

国家鳗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大会在厦门召开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李书民副局长致辞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李书民副局长代表渔业渔政管理局,向出席论坛的各国嘉宾和各位朋友表示诚挚的欢迎,向与会嘉宾长期以来对鳗鲡产业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就推动鳗鲡产业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要加强养殖尾水的污染治理,支持企业应用循环水养殖装备或对尾水进行处理;二是针对鳗鲡基础生物学研究,探讨一种由政府扶持为引导,企业投资为主体,多方共同参与的联合技术攻关机制;三要借助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整合科研资源,统筹解决鳗鲡养殖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四是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本着合作共赢的理念,建立友好关系,携手共同推进鳗鲡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优势互补 资源共享

  共同推进产业创新与成果应用

国家鳗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大会在厦门召开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崔利锋站长致辞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崔利锋站长指出,国内外鳗鲡产业交流合作,有利于联合研究破解鳗鲡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养殖加工等关键技术难题;加大鳗鲡养殖技术模式创新,提高标准化健康养殖水平;加强鳗苗资源管理,恢复天然鳗鲡资源,保障产业可持续发展;开拓鳗鲡消费市场,提高生产效益,促进鳗鲡产业良性发展。

  他表示,此次论坛定会密切成员间交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也将积极加强与联盟及各成员单位的联系和交流,共同推进鳗鲡产业科技创新与成果推广应用,为促进中国及世界鳗鲡产业的稳定、健康、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搭建平台 建立机制

  解决制约产业

  发展“瓶颈”

  教育部科技司一级巡视员、

  教育部科技委秘书长高润生

  给大会发来贺词

  他指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发展倡议,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鳗鲡产业的合作发展,推动产学研密切合作,对促进全球鳗鲡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他强调,联盟的成立旨在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建立机制,充分发挥各国和地区优势,着力解决制约鳗鲡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创建鳗鲡苗种资源、产业化技术、信息等资源共享与交流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有效利用;形成鳗鲡苗种资源、繁育、养殖技术与设施、病害防控、营养与饲料、加工与流通、信息化及产业金融等全产业链的技术体系,推动鳗鲡产业技术创新;促进鳗鲡产业新成果、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推广,加强鳗鲡产业技术的交流,提高鳗鲡产业的系统集成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促进鳗鲡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合作、共享、绿色发展

  联盟理事会成员单位46个

  21日上午,联盟成立大会暨联盟理事会单位授牌仪式举行。

国家鳗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大会在厦门召开

  谢潮添副校长主持仪式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