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发表 >

警惕SCI崇拜推动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

时间:2019-11-05 22:22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原标题:警惕“SCI崇拜” 推动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

警惕SCI崇拜推动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

警惕SCI崇拜推动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

警惕SCI崇拜推动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

警惕SCI崇拜推动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

警惕SCI崇拜推动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

前一段时间,一位作者找到《蛋白质与细胞》编辑部主任张晓雪,表示担忧。因为国内关于基因组的数据在近几十年间向国外大量流出,而中国学者每做一篇基础数据库研究都要存到国外的数据库里,由此将会产生生物安全问题。

今年5月9日,《解放军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军事科研要警惕“SCI崇拜”》的文章。该文提到,在军事领域如果也奉行“SCI崇拜”,则隐藏着巨大的战斗力风险。该文作者认为,如果网民在军事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发明、论文撰写,也以“三大索引”为导向,那么,我们不仅将自己的军事创新自动提供给西方国家,还可能不自觉地落入西方国家预设的陷阱,在决定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将会面临无法承受的风险和代价。

无论是生物基因的保护,还是军事科技的保密,这些都引发我国科技期刊出版的思考,科技期刊不仅仅关系到体现国家科技竞争力、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社会职能,更体现科技期刊引领科技发展、保护科技前沿成果、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的重要职责和使命。

日前,在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服务中心主办、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承办的我国科技期刊发展及成就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行业管理者等一起把脉科技期刊出版,为科技期刊出版中的痛点“开药方”。

不迷信不唯“SCI”

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李军通过引证和列举有关数据与事实,指出近年来我国科技学术论文外流的严峻现实。他结合随访科学家、科技期刊主编、国家重点研究机构研究者以及在读博士研究生等发表论文的情况,深刻指出,唯“SCI”马首是瞻带来的恶果,是国家创新体系接续失调,研发工作受制于人,创新成果第一时间服务支撑我国科技创新机制受损,还会产生国家战略和科技安全隐患等复杂问题。科技界、学术界、出版界,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按照中央深化改革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要求。

回首关于SCI引入中国,与我国科学基金评审有很大关系。据科学出版社副总编辑、期刊出版中心主任胡升华介绍,198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科学技术拨款管理的暂行规定》,基础研究单位的经费主要依靠申请基金解决,这需要一个简单客观、与地域没有关系、操作性强的评价体系,而SCI刚好能够满足这个需求。胡升华认为,SCI在那个特定时期被引入,对提高我国的科研产出、提升我国科技成果影响力,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SCI后来被长时期广泛滥用则是始料不及的。

胡升华表示,SCI论文数量在评职称、评学位、评奖、评基金项目、课题成果鉴定等方面被赋予了突出权重,逐渐使我国的科研价值观严重扭曲。

“在国外,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将SCI炒热到如此程度,就连其提出者也感到很吃惊。中国的科学评价、教育评价、期刊评价等被严重侵蚀,甚至评职称、评奖、评基金项目、评学位、评学位点、评院士等都要唯‘SCI’马首是瞻。”西北大学科学史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陕西省高校学报研究会名誉理事长、西北联大联盟秘书长姚远对此也感触颇深。他认为,对科技期刊的评价应当回归本真,回归初心,不做评价指标的奴隶。

由此可见,重视科技期刊的出版工作,不唯SCI论,成为普遍共识。

自身更需影响力建设

“不能一味地去推崇、表彰和奖励‘SCI英雄’,而要广泛搜集科技期刊通过选题、策划、组稿、专栏、专辑手段,促进学科发展,引领科学潮流,助力民族自主创新的案例,倡导科技期刊的新风尚。”姚远的观点得到在场很多科技期刊主编的赞同。

“科技期刊要树立正确的质量观,我们真正的影响力在国际同类科技期刊中处于中游位置,还未成为世界一流的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肖宏表示,在办刊过程中,确实不能只讲影响因子,更应该讲高质量的论文量。他提醒科技期刊出版者要重视高质量发展。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