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发表 >

南京师范大学“双一流”建设2018年度进展报告

时间:2019-11-03 19:54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按照《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教研[2018]5号)和《关于编制“双一流”建设年度进展报告的通知》(教研司[2018]10号)要求,经学校研究决定,现将《南京师范大学“双一流”建设2018年度进展报告》精编版予以公布。

  南京师范大学

  2019年1月24日

  南京师范大学

  “双一流”建设2018年度进展报告

  (精编版)

  2018年,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国家和江苏战略需求,对照我校一流学科建设目标,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传承创新优秀文化、国际合作交流等建设任务,推进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一流学科建设,辐射和引领全校学科发展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一、总体情况

  (一)年度目标完成情况

  2018年,地球科学顺利进入ESI全球前1%;地理学成功入选国家“111引智计划”,实现了国际人才引进平台的重大突破;新增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万人计划”国家教学名师、江苏省“双创”团队、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各1个;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获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各1项;获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高校自然科学类)二等奖、中国测绘学会测绘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各1项。

  学校连续四年每年新增1个ESI全球前1%学科,目前已达到6个。其中,工程学、化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5‰。在最新的自然指数排名中,我校排名位居全球第300位、内地高校第50位。江苏高校优势学科立项数由一期7个、二期10个,增加到三期的14个。新增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二等奖1项。新增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1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名,“万人计划”人才3名,“千人计划”青年人才1名,江苏省“双创”团队1个,江苏特聘教授4名,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1个。

  (二)资金到位及使用情况

  学校统筹考虑“双一流”建设资金,多方筹措,全力支持一流学科建设。2018年“双一流”建设资金投入约2.45亿元,支出约1.53亿元。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学校对一流学科建设经费使用方向、使用方法、预算编制等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加强监督管理,规范支出行为,确保经费支出合理、合规、合法。

  (三)优化学科布局,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突出一流学科引领。发挥地理学一流学科示范引领作用,遴选2个校内世界一流学科和10个世界一流培育学科进行重点建设,构建体系完整、协调发展、争创一流的良好学科生态。

  优化学科布局。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新组建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

  协同创新机制建设。与江苏省委宣传部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与南瑞集团共建南瑞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取得良好效果。

  动态调整学位授权点。新增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个。动态调整撤销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个,拟增列一级学科硕士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个。

  二、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立德树人,落实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完成新一轮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开展全校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 开展本科教育思想大讨论,持续推进本科生和研究生思政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我校教育科学学院入选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学院。

  优化专业布局,实施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开展本科专业校内评估,动态调整招生专业,制定本科招生专业设置规定, 2018年实际招生专业从原来的99个调减为78个。实施大类招生与培养,在14个学院实施了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涉及专业类总数15个,覆盖了39个专业。

  建设优质教学资源,持续改进课堂教学。实施课程质量提升计划和在线教学提升计划,建设“互联网+”优质在线开放课程。推进教材与课程的融合建设,打造一流教材体系。加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力度,推进创新实验教学平台建设。获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6门、省级重点教材12部。16门研究生课程案例入选全国教学中心案例库。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