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发表 >

今年自主招生“严”在哪儿

时间:2019-10-21 14:41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又到一年高校自主招生时。近期,我国90所高校陆续发布2019年自主招生简章。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自主招生政策格外严格,招生名额减少、招生专业缩减、优惠分值降低……堪称“史上最严”。

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

报名要求提高

多数高校把报考条件“论文及省级学科竞赛三等奖以上”变成“五大学科全国联赛省级一等奖及以上”

几乎所有高校明确“论文和专利不得作为申报材料上传”“体质测试不合格不能入选”等

招生计划缩减

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类、法学类等文科专业被取消

多数高校主动压缩自主招生名额,且幅度较大

降分录取优惠幅度降低

部分高校最大降分幅度由“对特别优秀考生给予降至当地一本线录取的优惠”变成“降20分录取”

1  对“一考定终身”的有益探索

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制度始于2003年。当时,参加自主招生的只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2所知名高校,录取门槛很高,只有极少数考生能被录取(文件要求不超过录取总人数的3%至5%,实际更少)。这种招生方式与普通考生利益冲突较小,而且是对“一考定终身”的传统高考制度的有益探索,因此各方面叫好不断。

2008年前后,教育部进一步放开自主招生的学校自主权,降分比例从“5%以下”提高到“原则上不超过10%”。那时候,参与高校数量迅速扩大,自主招生形成规模,很多高三学生希望通过这一途径踏入心仪的学校。随后,北京大学“校长实名推荐”和清华大学“新百年领军计划”等自主招生政策公布,入选学生大多享有“过一本线就可上清华北大”的优惠。这一时期,还形成了一批高校自主招生的联考,包括“北约”(由北京大学等11所高校组成的联盟)、“华约”(由清华大学等6所高校组成的联盟)、“卓越”(由北京理工大学等9所高校组成的联盟)等,自主招生一时风头颇劲。

与此同时,自主招生的某些弊端也逐渐显现。比如,很多主观性的评价标准难以服众等。当时自主招生是在高考之前举行,为了尽可能多地参加不同学校的自主招生,家长和考生奔波多地,不仅花费巨大,还影响了考生的正常备考,甚至冲击了高中的教学秩序。

2014年,国务院出台了一揽子高考改革方案,其中要求改进自主招生方式:高校不得向高中发放推荐表;自主招生时间挪至高考后、成绩公布之前;自主招生的比例限定为当年全部计划招生人数的5%。这些要求现在一直执行。

此次自主招生改革的同时,教育部门对高考加分政策、保送政策进行了严格规范,加分项目减少、加分分值降低。例如,自2014年起,只有竞赛国家队(人数极少)才有保送资格,省一等奖不再直接保送。自2015年起,高中阶段全国奥赛的一、二、三等奖,高考不再加分。省三好、省优干、艺术体育特长生等加分,也都降低或被取消。这些政策的出台,导致更多的考生挤到自主招生这条路上来。

近年来,参加自主招生的人数逐年递增。统计显示,从2015年到2018年,自主招生报名人数从16万迅速攀升到83万。随之而来的是,社会上出现了各类自主招生培训结构,培训价格从几千元到几万元、几十万元不等。很多家长和培训机构为了让孩子获得自主招生的资格,在发明、特长、论文等方面“做足了文章”,有的甚至不惜弄虚作假。2018年,媒体就曝光了多起自主招生造假事件,这也促成了教育部自主招生严政出台。

2“史上最严”的具体表现

2018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教育部出台《关于做好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工作的通知》,提出了“十严格”的明确要求。2019年,全国共有90所高校具备自主招生资格,其中77所高校面向全国招生,北京工业大学、上海大学等13所高校只在本地招生。

相比往年,今年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堪称“史上最严”,具体表现在——

报名条件更严。教育部要求不得简单以论文、专利、中介机构举办的竞赛(活动)等作为报考条件和初审通过依据。对拟认可的赛事证书,要以权威性高、公信力强的学科竞赛为主。大部分自主招生高校都放弃了对论文、专利等要求,提出只有五大学科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竞赛)获奖者才能入围的申请条件。

优惠分值降低。教育部要求进一步降低给予自主招生考生的优惠分值。往年考生大批获得60分优惠,今年考生却只能获得20分优惠。多数高校甚至取消了降至一本线录取的规定,未取消规定的高校也提出了“特长或潜质特别突出”的要求。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